“京城的医馆药房,与邾城都是类似。但分得更开些,几乎医馆是医馆,药房是药房,医馆有些普通的药材卖,药房却没有大夫。”
秋雨没有看得那么细,愣怔片刻才说:“这样的话,百姓生了病,岂不是要跑两边?”
俞锦年道:“是啊,只因京城的大夫本事好,屈就不得。”
这话秋雨没听懂,俞锦年也没有多揣测,一路到了城北的三江街。这条街与城东的街市不太一样,反倒更像是邾城的街市,也更叫人觉得亲和些。
比起来,百姓也多普通,不似城东街市那边华丽。
俞锦年带着秋雨寻了几家医馆,打听能买到药材种子的地方,这些医馆的伙计,见着主仆二人衣饰不俗,也不敢怠慢,只问来问去,却没什么人知道。
恰好遇着背着竹筐来卖药的药农,听她们问话,便主动回答:“娘子想买药材种子,去往前面右拐,巷子边上有家卖菜种子的,那儿便有药种卖。但是品类不多。”
“多谢老丈。”俞锦年连忙谢过,迟疑着又问,“敢问老丈,若我想要寻多种草药种子,可该去何处寻啊?”
那老农上下打量俞锦年,见她锦衣华服,只摇摇头:“小姑娘若是好玩,只去我方才说的种子店铺便能寻到差不多的。这好药不是一般人能种的,也需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加之是药三分毒,可不是种来玩玩的。”
俞锦年知道这老农是好心提醒,自然不怪,连忙拱手弯腰:“老丈误会了,我乃邾城俞家女,舅父是邾城杏林之家何家,我亦是自幼学习医理,种植药材,绝非只是玩玩。”
第39章
老农是个种药卖药的,并不知邾城何家。但听俞锦年自报家门,想来那何家应该不简单,便缓和面色道:“若娘子不弃,且告诉我要什么草药种子,我家中草药品类颇多,可以看看是否能替娘子寻一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