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还有个年迈夫人,略略思虑一番方笑道:“说起来,我倒是想起当年的武英郡主,如今俞二小姐,可不就是与她祖母年轻时的性子,一般无二吗?”
外头流言纷纷,陈氏虽然头疼,但好在她平日的名声不错,京城里相熟的妇人不少,一来二去,替她说话的人更多。
加之大周以仁孝治国,哪怕父母有错,做儿女的都应顺从为主,更何况俞锦年是个女郎,更应乖巧柔顺。
俞锦年没有因外面的流言纷扰,她平日待在内宅不怎么出去,直到太后再次宣召,陈氏才带着两个女儿入宫。
比起上次的忐忑,这一回俞锦年十分平静。从宴席上回来,陈氏免了她的晨昏定省,她乐得轻松。
而俞锦清借口事情忙,虽然两人的院子比邻,她也没再去过听雪堂。
至于陈玉琪,更是不见踪影。
如此去往皇宫的马车之中,母女三人都没有说话,各自垂眸不知道在想什么。
宫内的太后听说了陈氏的要求,迟疑着:“她二人有此姻缘也是她们的造化,内务府自会送去合适的教养嬷嬷,你既然求到哀家面前,哀家便给你们指一个吧。”
太后指了李嬷嬷,是跟在她身边的老人,在宫中亦是德高望重的老嬷嬷,于教养上便有格外的本事。若后妃有德行缺失者,太后便会指了李嬷嬷去指点教养。
当然,贵女点选为皇子妃,宫里会派教养嬷嬷,却是内务府安排,不必动用太后身边的嬷嬷。
今日太后肯将李嬷嬷指给俞锦清俞锦年姐妹做教养嬷嬷,便是最大的恩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