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这么安排,但知道姐妹俩半年未见,自是有说不完的话,便让她俩出去玩。自己则招了青嬷嬷过来说话。
青嬷嬷也不瞒着,将这几个月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全都说出来,又道:“奴婢也实在不明白,这都是亲生的女儿,手心手背都是肉,怎就见不得二小姐好?老夫人,您也瞧见了,二小姐如今可瘦多了啊。”
老夫人靠在贵妃榻上,手握着扶手青筋直冒,眉眼全都是厉色:“我便知道,便不该同意让锦年过来……你可记得五年前,锦年不足十岁的时候,曾经回来过?”
“奴婢记得,当时二小姐也是瘦了一大圈,夜里总是被噩梦惊醒,但不论老夫人怎么问,她什么都不肯说。”
第112章
“是啊, 这孩子是个要强的,受了委屈从不抱怨。可是我总想着,或许是因初初回府不习惯, 这一次,所有的事情都提前安排好, 总不会让她受委屈吧?只是实在没想到……那个晋王萧辰龄好大的胆子, 竟敢动我的孙女!”
青嬷嬷赶紧说:“老夫人可不能这么说了, 人说一朝天子一朝臣, 如今的京都,与从前, 也完全不同了啊。而且, 二小姐不是没有能力对付他们,只是她心地良善, 到底顾忌着亲人。”
“是啊, 完全不同了。”老夫人沉思许久, 才轻笑一声,换了话题, “你方才说, 大小姐居心不良?”
“不错,大小姐看着和善,但奴婢等都觉得奇怪。不过大小姐尚好, 倒是表小姐,数月以来总是欺负二小姐, 还常常一副受了委屈的模样。如今也好了, 真相大白, 表小姐判了流放,名声也没了。”
老夫人冷笑道:“区区一个陈家女, 也敢欺负侯府千金,若不是背后有人撑腰,谁给她的胆子?我原本想着,怎么着也是她的亲生女儿,总不会叫人欺负了去,现在方知,欺负锦年最狠的,就是她那个做娘的!”
她皱着眉,手指在扶手上敲了敲,再睁开时,目光尽是凌厉:“如此构陷的大罪,竟然只判流放五百里?若说陈氏没有在其中做什么,我是一点都不相信的。此案是大理寺审理的,对吧?”
“是,二小姐是去刘御史跟前告的状,刘御史亲自查办。但案子是由大理寺审判的,最终也是还了二小姐的清白。”
“大理寺卿曹大人……看样子需要我亲自去一趟了。”
老夫人虽年迈,但常年锻炼身体康健,哪怕一路疲累,她休息半个时辰,也就好了许多,当下带着自己的贴身嬷嬷与丫鬟出府去了。
等再回来,已经是晚上了。俞锦年不知祖母去了哪里,担心了一下午,见她回来才放心。
“祖母怎么一声不吭就出去了?可把我们担心坏了,祖母,这里是京城,又不是街口县,您就带着嬷嬷丫鬟,若是有什么事情,连个照应的人都没有。”
老夫人身边的常嬷嬷听到这里,便笑起来:“二小姐担心老夫人,可知老夫人在京城生活了几十年,哪里会不熟悉呢?”
“只是,也是十年余没有回来,很多地方都变了,下次祖母若是想要出去,且与我们说说,有我陪着,去哪里都成。”
“好。”老夫人笑道,“锦年锦诗,你们可要记住,你们是武英郡主的孙女,出门去了哪里,都不必束手束脚,明白吗?”
俞锦年一听便懂了,她独自在京城半年,父亲母亲一味要求她委屈求全,遇到任何事情除了退让,似乎就别无他法了。祖母现在这么说,便是要替她撑腰,让她什么都不必担心。
到底是年迈,今日这么奔波一通,老夫人用过晚膳,消消食早早的歇下了。
俞锦年则悄声问青嬷嬷:“嬷嬷,祖母今日是做什么去了?”
“大理寺断案不公,老夫人去了一趟曹家,给曹大人带话,请他秉公执法。”
“可是……即便真要说什么做什么,命人过去便是,祖母何必亲自跑一趟?”
虽这么说,可俞锦年心中清楚,祖母都是为了她。那日害她的人,她知道是俞锦清,但并没有到处与旁人说,青嬷嬷只以为当真是陈玉琪所做。
可是,本来应该流放至少两年,却改成了半年,杖刑十也不必行刑了,甚至连董家想要继续上告都被压下来。不用想,便知道是陈氏在其中斡旋。
祖母是武英郡主,那边多少会给她几分面子。何况她不是去徇私,只是要求秉公罢了。
果不其然,第二日便听得消息,陈玉琪被判流放一年,杖刑十。而且还查出之前传言,说是俞锦年故意陷害之事,也是陈玉琪着人放出来的,便让陈家亲手写下布告,张贴各个衙门之外,如此数日,还俞锦年一个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