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嬷嬷颇有几分严肃,光是站在那儿,便叫一众从人都胆颤心惊。

而且,陈氏自己心焦如焚,倒也没有给何氏使绊子,何氏这中馈接手得十分顺利。

偌大的侯府历经百年,根基十足,各处的铺子庄子打理得不错,每年出息不少,加之宫内是不是赏赐,这侯府底蕴还是足够的。

只是现银似乎不多。

何氏皱眉,与几个婆子花了几日的功夫盘账,账目盘点清楚了,侯府的开支最大的是俞锦清,除了固定的例银,每日锦衣玉食,隔三差五的金银珠宝都不少。

这个开销实在是太大了些,相比之下,俞锦年和俞锦诗两个,只有固定的例银,多余的支出是一点都没有。锦诗她是知道的,像额外的支出,都是她自己拿嫁妆私房来贴补,却没有想到,大嫂这里,竟是动用公中的银钱。

而且,想也可以想到,大嫂是绝不可能补贴锦年的。

何氏揉揉眉心,若是她刚刚接过中馈,就把这一点给改了,倒是好像苛待俞锦清那个侄女一样。而若是锦年锦诗也按照一定的分例,开支又太过吃重。

罢了,这个先放着,回头问问婆母再做决定吧。

另一处开销,则是陈氏每月都有一份支出,基本是五百两到一千两。这么多支出是去了哪里?

陈氏皱眉看着,这笔银钱也没有个去处的说明,也是侯府收入不少,倒是没有因这么大的开支,需要落得节衣缩食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