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孝的是陈氏,还是他?不孝吗?还要怎么孝顺?
父母不顾他的反对, 非得回到邾城去,惹得京中贵人指指点点, 说他这个儿子不孝。若不是陈氏想了法子, 让俞锦年跟着一起回去, 对外说父母住不惯,他们不得空, 只能让小女儿替他们尽孝。
后来呢?他在户部做得好,得了皇上的赏识,终于没人说他是靠着侯府,靠着太后母族的关系,才官路亨通的时候,老头子没了。
早不死晚不死,非得那个时候死。
若不是陈氏想法子,让俞锦年回去,他丁忧之后,岂不是又要回到从前?他心里无比清楚,明明父亲没有给他过半分助力,可所有人都认为,他是靠着荫封才做官的。
凭什么?
父母有那个能力,偏偏不曾帮过他分毫。
但是现在呢,弟弟归京之后,立刻就升任工部尚书,五品至二品,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就弟弟那个未曾见过世面的样子?若没有父母背后的能力替弟弟打点,他是一点都不信的。
不止父母,还有宫里的太后娘娘,口口声声说最疼他这个侄子,但他是侄子,弟弟也是。当初他让陈氏去求太后,太后说什么后宫不得干政,为何弟弟回来了,太后就能了?
淮安侯满腔的怒意,化成陈氏嘴里的那句话。
“杀了她,杀了她就好了。”
是,杀了她就好了。不然,这侯爷的位置,他也要做到头了。
今日不就是这样吗?皇上是他的表兄啊,为什么只信任弟弟?听到锦清都说是锦年陷害了,皇上不加追究,反而拿着砚台砸他,质问他教养的好女儿?
女儿好的时候,是弟弟教养得好,不好的时候,便成了他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