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傅晚宁和张四儿等人属于种植标兵了,他们种什么,那肯定是倍儿有把握的,大家也纷纷去领取了一份西红柿和黄瓜的种子,在原本种马铃薯的区域旁也播种了下去。
几粒种子而已,基地现在也不是提供不起。
日复一日地浇水控温,调整日照时光,又几日,不少人播下的种子都长出了亭亭玉立的小芽。
现在看到种植物发芽,大家早已经过了兴奋的那个劲儿了。
这些日子以来,好像所有的植物都适应了极端的高温天气,往外面一走,路边山上,又都是一片青绿色。
各种野草小树,虽然样子和以往大不同了,个个都长了个卷柏的样子,但是确确实实好好存活了下来,生长周期更短,开花结果的速度也更快了。
大家仔细算了下,约莫十天左右,大多数的新植物就完成了一轮开花结果。所以长出来三两天的时候,就可以收割下来当青菜食用了。
这些新兴的“蔬菜”,和以往丰富多样汁液丰富的蔬菜当然大不一样,基本没有什么水分,叶片又硬又干,不过加点水炖熟了,也聊胜于无,至少可以饱腹,还能补充点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更何况,开始有许多根茎植物长出来,虽然不如马铃薯番薯等,味道也更加酸涩难以下咽,但大块的根茎,烤一烤剥了皮,饿极了的时候也能果腹。
条件好一点,在基地做的活儿难以取代技术含量高点的那批人,每日可以领取到丰厚的奖励,他们当然看不上这些野生的植物,也不必靠这些来果腹。
但是对于那一批早些时候没有珍惜机会加入社区的人来说,每日外出采摘收获完,能分配到几块野生根茎,都要感叹一句基地仁厚了。
不过虽不至于太兴奋,但看到种下去的每一批种子都可以顺利生个发芽,大家还是很开心的,对比起刚播种那会儿,每一日在种植基地里呆的时间都更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