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这条用在农村私人办厂略有些牵强,甚至有断章取义之嫌。
刘欣雨一本正经地与县长讨论这个问题,有些论点曾经向王司长讨教过,此时拿出来倒是说得有理有据。
说到最后刘欣雨狡黠一笑道:“虽然田地全部包干到户,但是我们这里山多地少,像我奶我二婶,除了农忙平时多有空闲。她们应该算是闲散劳动力吧。
我们想要办的包服厂,虽然有缝纫机锁边机,依然应该算是手工业。
我觉得哪条都符合政策,希望县领导多考虑农家的实际情况,给予适当的照顾。
厂子办起来以后,该上交多少税,一定按时交清,绝不拖延含糊。”
可惜的是无论县长还是书记都没有给刘欣雨准话,只说需要回来研究研究。
不过县长书记临走还是肯定了刘欣雨的商业眼光,让她先把机器组装起来,人员培训起来。
刘欣雨心里多少有些失落,看来以个人名义办厂的时机还没到。
这些机器最终很可能作价卖给大队,然后以大队的名义集体厂办。
虽然心里难免失落,但是正如陈招娣所说,把这批零部件组装起来卖出去,她也能赚不少钱。
想通了心情自然也就没那么沉重,送走县长和书记,干脆也不等县里的回音,刘欣雨直接与张支书商量村里集体办厂的事。
张支书当然十分高兴,带着刘欣雨去大队部,先借题发挥狠狠地骂了林素珍母子一顿,罚母子二人打扫村里主要街道一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