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与魔解简直不共戴天。
也就导致,杨苍最终死于天帝之手,魔门于是式微,只能在暗地里传承,人间罕见。
昆仑坐论时,四祖将自己学说去芜存菁,提炼为三部《道藏》、一页《佛书》、三《坟》五《典》、十三圣《经》。
而暗地里窃听的杨苍,将四门经典尽数习得,才传下十卷《天魔策》,乃是魔门的立门根基。
这十是虚数,实则《天魔策》的数量千千万万,亦或者说,《天魔策》根本便无有数量。
天地无法,天魔无相。
《天魔策》出自四门经典,也只能去往四门经典。
它自身无法修炼,却可以根据四门修行之法,演化出种种魔经。
魔经与所参照的四门修行之法,法力气息一般无二,至少要高出两个境界才能发现其中细微差异。
而不同魔经,却可以随心转换。
是以魔门之人极擅潜藏踪迹,才在道、佛、神三门绞杀下,依旧存身于世……
方休合上书,只觉着这《天魔策》上所述匪夷所思。
世间怎会有这样的修行之法?
可眼前所见,又由不得他不信。
他稍加试验,在自己意识中转过《大罗伏龙真经》经文。
便见手上旧书,天魔策三字好似活转过来,如蛇蜿蜒,一阵聚散,很快变化成:大罗伏龙真经。
再将旧书翻开,方才的魔门来历描述,也已经变作修行经文。
这经文,该称之为《大罗伏龙魔经》!
方休将手上这《大罗伏龙魔经》,与脑海中的《大罗伏龙真经》仔细对比,赫然发现,两部经书有九成九的相似。
只在一些极易忽视的细枝末节处,才有截然不同的变化。
偏这伏龙真经又极枯晦,方休领悟艰难,是以一直不曾发现,自己识海中的伏龙方休,其实是真龙与魔龙纠缠,两条大黑龙拧作一条。
或者说,也正是因为真经与魔经混杂一体,才让方向难得进境,耗费诸多佛门神通法币,也无法解开法脉修炼之法。
“原来我一直修炼的,是魔门功法?”
这世上之事怎如此荒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