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化?”
方休低头又把《百莽志》拿出来,那书面上赫然写着编撰者:章化。
“老头子见过宫主。”
章化客气行礼,又笑道:“摩阳山监听差了,老头子并非来自应天书院,而是应天书局。”
“章老先生,久闻大名。”
方休将《百莽志》递过去。
“宫主言过了,老头子我……”
章老头子本来还当方休只是客气一句,待看见他手上的《百莽志》,不由一愣,随即哈哈笑道:“原来宫主也看过我编写的地志,真是有缘,有缘。我此番求见,也是为这《百莽志》。”
“章老先生,是要重新修订此书?”
方休叹一口气,已然猜到这本《百莽志》为何白抄。
感情是应天书局正在重修此书,他手上这本便是旧版,自然便不算数。
“宫主真是料事如神!”
章化一笑,又面露困窘,犹豫着道:“《百莽志》成书已有三十余年,本来也是老头子得意之作……可坊间一直流传,尤其是往来北地的商队,都说这《百莽志》只收录北地百莽的十之八九,缺失不少。故而老头子挣着这把老骨头还能走动,想趁着此次白草地大祭会,将百莽补齐,只是……
“书局虽然给老头子请来了兵部与奉部的文书,可十二卫的首领却不认,将我拒之门外。老头子人老面子薄,在大祭会里兜兜转转,那些莽族之人也不愿跟我细说来历。
“听闻宫主一行中,有新任安天令?不知能否请宫主引荐,帮老头子……”
章老头子说着从马背书篓里翻出通关文牒,以及两份盖着兵部与奉部红印的文书,递给方休过目。
“章老先生辛苦。”
方休只看一眼通关文牒,至于两份文书就连翻开的兴趣都无,便还给章化。
他此行亦有兵部与奉部的文书,上面写着叫北地指挥使司与执明府一应下辖都要见文配合,便宜行事,只不过……这东西真的擦屁股都嫌膈应。
北地指挥使司与执明府,皆是羁縻官职。
何谓羁縻?
便是在朝廷最为强盛之时,也无法实权管辖的疆域,只能把官职封给当地首领,以象征名义上的统治。
何况现在天下大乱,朝廷远称不上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