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有这么个东西,左右两扇的幔帐,一边是福,一边是寿字,我回去问问,若是还在母亲手里,让母亲放出去。”
姜婉宁让齐嬷嬷去准备马车,看向大年,问:“可打探明白了,太子手里有多少银子?”
大年点头,笑着道:“太子手里现银不足两万,最近收到的孝敬,也就五六万两。另外,有东宫的俸银,大概三万两左右。”
马车准备好,姜婉宁回了娘家。
万老夫人看到女儿回来,高兴的合不拢嘴。
“可算是养回来了,上回见你,瘦的麻杆一样,脸色蜡黄,给我担心坏了。”
姜婉宁扶住母亲胳膊,娇声道:“娘,是女儿不孝,让您担心了。以后我可不敢,身子不好,回来见您了。”
“你呀!谁像你一样,抬脚就回娘家来的?你姐姐就没你的福运,同样是当家主母,不见你怎么忙,你姐姐倒是一年忙道尾。”
万老夫人埋怨着,进了暖阁,与闺女隔着炕桌,歪在炕上。
“年礼都准备好了?送出去没有啊?”
姜婉宁笑道:“娘,哪有你这样的,第一回给你送年礼,还没装车,你这边就催上了。”
“不是说我,长公主府,驸马都尉府,还有你外祖家,哪个不比我重要。
这半年,与李锐交好的不少,你要都备下,免得人家送来,你手忙脚乱。”
万老夫人总觉得,小女儿还没长大,凡事儿都要多嘱咐几句。
“娘,我都知道了,齐嬷嬷周全的很,早准备好了。再说年礼那些东西,不过是东家倒去西家。”
姜婉宁坐起身,看向月亮隔断上,挂着的帐子。
“找什么呢?”万老夫人心知,闺女回来定是有事。
姜婉宁低头笑了,带着羞愧道:“娘,我记得有一挂帐帘,丝绒绣红宝的那个,可还在?”
万老夫人呵呵笑了,“你们姐俩呀!前几年长公主四十五寿辰,你姐姐把绣着福字一半,拿去给长公主贺寿了,剩下寿字的一半,你要用,拿走就是。”
“干什么只拿走一半?”姜婉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