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遇他对手的,也是一位扬威猛将,这人名为典炎。是虎威营除了南宫扶苏以外的一号人物。典炎自幼便是南宫扶苏的伴读,出身贫寒的他因此非常珍惜每一个能让自己站的更高的机会。当初随南宫扶苏跟随杨孟君,在虎威营成立之后便一直任副统领之职。他外表看起来比雷涛低了半个头,身型不似雷涛那般魁梧,相对匀称许多,但他的武艺看起来却不输雷涛多少。
典炎成名一战是当初火烧湿罗城,破城之后他一人独战八名巨象战骑,且是八名将领级别的人物。那一战典炎拼着重伤全部将敌方斩于马下,当南宫扶苏找到他时,已然是气若游丝命悬一线的状态。最后可能是苍天也不想收他,愣生生被他抗了过去。在之后的征途中,他每每带领虎威营攻破一座又一座城关,战胜一个又一个强敌,名声威望也随之水涨船高。
有一次临安朝会上,姑苏总督年事已高向李毅递了辞呈,李毅问百官何人能担此重任?最后有数位朝中大佬联名举荐典炎,而李毅也的确向杨孟君发来了文书,询问杨孟君的意见。杨孟君唤来典炎,还不等他话说完,典炎便一脸嫌弃地说道:“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太平境内的总督哪有扬鞭疆场来的痛快?在下宁愿在战场上餐风饮露饮冰宿雪,也不愿去那江南夜夜笙歌朱门酒臭。殿下莫再多言,我典炎生死都是扬威军的人!”
杨孟君把他的原话写进回涵送到朝堂上之后。当司马福康面色怪异的读完,满朝文武的表情说不出的复杂。就连李毅也有些似笑非笑。但自那之后朝廷上再也没有人去动这种以釜底抽薪的方式来削弱扬威军的心思了。不仅如此,他们那些黄紫公卿心里也有些说不出的安然。有这种志在疆场的悍将在外征战,哪怕作为政敌,也是一种安心。真要没了扬威戎敌几支兵马,他们这群官老爷端茶的手能不抖?
这种矛盾感自从杨孟君沙场显威之后便一直充斥在很大一部分人心头。杨孟君想是一座高山般压的他们喘不过气,但也给他们遮风挡雨。
雷涛典炎这种级别人物的比斗在扬威军中并不少见,校武场每天都会有人组织各种方式的比武,参与者只要战绩突出都能得到别人得不到的好处,这也是扬威军内部激励甲士的一种手段。
不知谁带头喊了一声“参见殿下”,在场所有人慢慢都停下了喝彩声,齐齐朝着杨孟君行礼。
回礼后,杨孟君走进场内拍了拍雷涛满是疤痕的后背,笑问道:“你们怎么也有兴趣过来比武?”
雷涛咧嘴一笑,“虎威营和龙骧营刚才比武,咱龙骧营赢了五场,输了四场。他典炎不服,就跟我再来一场凑个整,末将也觉得五比四这种战绩的确有些丢人,这不寻思着弄个六比四来找找场子。”
一听他这充满挑衅的话,典炎顿时火冒三丈,怒道:“殿下休听这厮胡言乱语!老雷,你要不服咱们继续,我还真不信了,你这个雷神爷能在扬威军中单挑无敌!”
雷涛偷偷撇了眼杨孟君,轻咳道:“你说啥呢,扬威军最无敌的咋能轮到我呢?你是看不起殿下?”说着,他还一个劲地朝杨孟君撇嘴,意思不言而喻。
雷涛这人,绝对担不起爱兵如子四个字,但也不是那种脑袋大心眼粗的货色。他这话一语双关,既把祸水引给了杨孟君,又无形中坑了典炎一把。
典炎瞪着眼死死盯住雷涛,直喘粗气。
杨孟君抿嘴一笑,说道:“这样吧,你俩一起来。只比一拳,我来看看你们谁力道更浑厚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