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士两人本在一旁查验,听李宓如此说,来了兴趣,问道:
“小姑娘,你如何就知道是外族人呀?”
“嘭!”
李宓丢掉凳子,走到文士身边,捡起地上的刀:
“他们虽用心伪装,可还是露出了破绽。”
江小鱼生怕这姐姐把俘虏砍了,赶忙闪身拦在李宓身前,文士眼中闪过一丝欣赏,继续道:
“哦,说来听听?”
“杀手兴许可以换衣服,可以易容,但换不了趁手武器,这刀,刀身弯、刀背厚、略宽,一看就是辽刀样式。”
李宓展示给众人看,指着刀,一一对应,汉子拔出自己的刀,一起比过,果真如她所言。
文士拍了拍手上的尘土,又问:
“所以你就判定他们是辽人?”
李宓却摇头:
“不,用这种刀,可以是辽人,也可以是金人,甚至是西夏人,很难区分。”
说道这里,江小鱼急了,把人翻过来搜了一遍,也没能找到令牌什么的,问道:
“那他们是哪国人啊?”
李宓呲笑一声,却又点头:
“辽人!”
两个字掷地有声,文士抚掌大笑,笑中满是激赏之情。
汉子满脸羞愧,忍不住发问:“这又是为何?”
江小鱼挠挠头,扒了俘虏的面巾,左看右看也不得其解:“蛮子不都长得差不多?”
“这个小二,当我眼瞎,端面时,腕上的雕青漏了马脚。”
顺着李宓的话,汉子看向小二,半隐半露看不清,索性撕开小二袖口,果真见到狰狞凶恶的青色狼头。
文士连连点头,附和道:
“不错,小姑娘博闻强识,这狼头雕青,是辽人的图腾样式,中原少见。”
闻言,汉子更是羞愧,满良涨红,赶忙道歉:
“多谢两位小友搭救,此前,是在下莽撞了。”
江小鱼连连摆手,不以为意地笑了,李宓亦然,再次说道:
“还有一处破绽。”
“还有?”
三人齐声问,这回,连中年文士也诧异起来,皱着眉头思索,也未曾发现何处遗漏。
李宓尖起手指,捡起打翻面碗,里面还剩半碗汤,皱了皱鼻子,看向俘虏:
“面里面,下了辽国特有的蒙汗药,当我闻不出来吗?”
本以为面里有虫只是李宓的托词,没想到面里面真有‘虫子’!
“来,我给你加点料,有本事你能吃完。”
说话间,李宓从袖口掏出黑色瓶子往面碗里滴了一滴紫色的液体。
面汤瞬间变得紫绿紫绿的,植物的香气,盖过面汤的香味。
“小姑娘,不是要留着活口审问吗?你这……”
服了奇怪药丸的刺客此时已出气多进气少了,除了昏倒的两人,只剩两个活口,大汉面露踌躇。
“大哥,你这就不懂了,辽人宁愿战死也不会屈服的。”
果真如李宓所言,听到此处,清醒的刺客两人均是,一脸视死如归!
“远道而来,我也没什么好招待的,断肠草,都听过吧?”
“尝尝我的独家秘方,七日断肠散,让你从内而外烂掉,正配你们这些黑心肠。”
李宓将面汤递给江小鱼,两人对视一眼,江小鱼目露精光,接过汤碗,闻了闻,皱起眉头,拿着离远了些。
江小鱼朝着‘小二’走去,大汉想阻止,文士依旧按住他。
双手环起坐在板凳上,李宓俨然一副东道主的模样。
两个辽人冷汗连连,面上愤恨,大喊:“妖女,你是妖女,妖女!”
花容月貌,武艺高强,蛇蝎心肠,不是妖女是什么!
‘小二’被灌下加了料的面汤,须臾,整个人虾米一般蜷缩在地。
只见他脸白如纸,嘴里张合却说不出话,双眼盯着肚子,目如死灰。
‘店家’狠狠咽了口唾沫,看向文士,眼含希冀道:“宋人不是不虐待俘虏吗?”
江小鱼当即跳起来:“你当这是战场啊?这是江湖!江湖上没这个说法!”
文士摇了摇头,叹息一声:“在下也是爱莫能助啊。”
“听过鹤顶红吗?”
悠悠一声响起,众人皆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