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页

这一行人从槐树村的村口一路贯穿村子,越走,跟在后面举着火把的人就越多。一路走到楚家门外,队伍稍微停了一会儿。

等楚家小二层的房子里走出来一个佝偻着背脊、同样举着个火把的身影,领头那位脸颊上打着两团大红脸,头上戴着大红花,充当媒婆的妇女才咧开嘴露出个大大的笑容,无声地一抬手,刚才停顿下来的队伍就又整齐划一地重新出发了。

楚老爷子脑子有些昏昏沉沉的,不过还记得今晚是孙子和楚家小子结婚的日子,强忍着身体上的不适,按照本地风俗举着火把走在男宾客那行队伍的第一位,随着奏乐队闷声不吭地往前走。

现在的年轻人几乎没见过结阴婚的,他们老一代的却见过几回,按照风俗就是半夜迎亲,举着火把只见人不闻声。

因为根据老一辈的说法,就是这一晚参加婚礼仪式的,并非只有活人。如果活人在这过程中出了声,说了话,泻了活人的阳气,就会被队伍里的鬼盯上。

老话只是老话,楚老爷子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总之人年纪越大,越忌讳这些,没事还是遵守风俗,不要去随便破坏就好了。

此时队伍中跟楚老爷子一样头脑发昏的村民并不在少数,所以这些人自然也没注意到,明明槐树村如今只有三四十个人,为何却能排上两行长长的队伍。

这种异常,到了楚家时,赵匪没发现,反而是跟在他后面的小郑刘哥孙小妹三只菜鸟第一时间发现了。

三人当时就倒吸一口凉气,差点迈不出另一只脚。

眼看着身穿新郎喜服的赵匪已经到了媒婆旁边,接过一朵大红花扎在自己胸前,他们三个作为要跟在新郎后面去迎亲的人还杵在门口,就显得格外突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