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天文的观测与研究是在不断进步的,后人会发现前人的理论缺陷。

数千年以来,天文学史有很多了不起的新发现,这里选一个说吧。

有句话叫冬至大过年。

起因是冬至与太阳紧密相关。

北半球,冬至当天的白昼最短而黑夜最长。

可谓是极阴到了顶点。阴极则阳生,过了冬至,白昼的时长就一点点变长。

刚刚提到,太阳连续两次过春分点是一个回归年。

这是我们现在的观察习惯,古人却是测量连续两个冬至的时长间隔定为一年。

原因说来很实际。

原始的测量方法,是在地上立根杆子看影子。

比起测量春分,位于北半球的中国,冬至那天太阳照杆子在地面的留影是一年中最长的,它最便于测量与记录。

因此,古人计算一年之始,观察太阳的视位置是从冬至点开始。

冬至点在星空里的方位就尤为重要了。

怎么测?要借助所谓不动的恒星定位。

现在的恒星行星概念与古时不同。像是太阳,古人就认为它绕地球转,不属于恒久不动的那类天体。

但,另有一些观测现象古今相似。

夜空上有明显移动的五颗星星。是如今说的金木水火土五颗行星,古称五纬,即太白、岁星、辰星、荧惑、镇星。

今天说的恒星,古时能观测到二十八宿,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是不变的,而在天幕上似乎固定起来。

借此,当某颗星出现在天空,就与什么季节到了、哪种节气来了相互挂钩记忆,比如“七月流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