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些列举例子可见,当计划炼制某种丹药,根据构想中丹药的阴阳属性不同,而投入不同阴阳比例的原材料。
方士们将炼丹法化用到豆腐制作上。目标产物“豆腐”,它是哪种属性呢?
一群人对此看法不同。
大豆偏阳,但食材通过不同的烹饪方式可以改变其固有属性。
恰如丹砂属阳,以火萃取出水银反而归阴。
将液体豆浆变成凝脂状的豆腐,这种变化过程是由阴转阳,还是由阳化阴?
包括徐福在内,二十四位方士都没把时间浪费在理论争辩上。
并非不想辩个究竟,是没有时间口头争吵。不足四天的任务期限,没功夫达成统一意见。
反正各有炼药室,豆浆与炼丹药材也是准备充足,那就各自实验,朝着自认为正确的方向炼豆腐。
各行其法之前,徐福幽幽地补充几句。
“诸位,容某提醒。豆腐将被端上日常餐桌,吾等必须亲自多次验证其口感。过于奇特的口味,必然是要不得的。”
方士们听了,都是面色一沉。
这话讲的不仅是豆腐口感好坏,更是在提醒他们炼制豆腐需注意的潜规则。
不是每一条豆腐炼制标准都会写在圣旨上。
徐福的脑子转得够快,读出了始皇帝的未尽之语。四天后交差,豆腐要满足几条标准。
往日炼丹,丹药求的是物以稀为贵,不可能像粟米那般天天吃。
豆腐却不同,制作它的最初目标就是让它能够隔三差五地出现在大众餐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