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页

昨日他那老哥哥就进了宫,与皇上商谈许久。

若没有点子默许,他能今日上朝就语出惊人?皇上若不意动,又岂会如此沸反盈天之下,半点立场不表呢!

不过是任由事态发酵,看看赞同者几何,反对者几何。日后这事儿若真施行开来,又会受到多大阻力罢了。

只是这么一来,老哥哥就有点危险。

毕竟兹事体大,成了自然是皇上英明神武,不成,就得他背下这贪功冒进的惊世大锅。

就好像第一次亲征噶尔丹时的裕亲王一样。

虽还是个亲王,但是权柄与圣眷都已经大不如前了。

淑宁嘴角微抽,果然,皇帝的心都黑。做臣子的就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还随时有触礁翻船的风险。

真的用命在搏。

但若亲王所提能顺利实现,在节流之外狠狠开源。大清不管是在国力还是兵力上,都可再上个崭新台阶。

至于说什么满人不种地?

呵呵。

淑宁撇嘴:“为妻虽为一介女子,没读过许多书。但也记得,当初太·祖爷八固山十万兵征明国,作书告天曰。吾父、吾祖,于明帝边境,不折其草,不扰其土,而彼无故生衅于边外,杀吾父、祖,此一恨也……”

“将吾数代看守帝边居于柴河、齐拉、法纳哈之三路女真所种田谷,不容收获,遣兵逐之,此五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