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虽不如何交际群臣,但毕竟有明晃
晃的功绩在,谁都抹杀不了。
因此上庄亲王挑头,冠勇侯随即跟上后,不少朝臣也连连点头。最喜欢看胤礽尴尬的大阿哥更大夸特夸,对胤禛好一通赞誉。
足足夸了盏茶时间,然后才对自家皇父拱手:“再如何经天纬地之才,也是从奶娃娃长起来的,哪家孩子小时不尿炕?亚圣都说人恒过,然后能改。四弟如今秀出群伦,皇阿玛就别计较他当年小事了。”
生生被打断,又被劝诫的康熙:!!!
有千万个不是想说,结果还未开口,他家四儿子就已经一脸诚惶诚恐地跪下。
言说自己德薄,再经不起庄亲王伯、大哥与冠勇侯及诸位大臣的多方肯定。只是自幼蒙受皇恩,一心想着为皇阿玛分忧,为大清效力罢了。
还没等着康熙夸他两句,说自己偶然提及,无非是勉励之意呢。
胤禛就认认真真地磕了个头:“早年承蒙皇阿玛训斥,此十余年以来,皇阿玛未曾降旨申饬儿子再有喜怒不定之处。应是儿子省改微诚,已荷皇阿玛洞鉴。如今儿臣年过三十,居心行事大概已定。喜怒不定四字关系到儿子生平。还请皇阿玛垂爱,将谕旨内四字免记。”
胤禛一直兢兢业业,处处为他分忧。
且不争不抢,没有任何不臣之心。回京后,跟胤禔一道看管废太子跟老十三,也没少照顾他们。
废太子之后,所有人对此事噤若寒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