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涉事之人降职的降职,罚俸禄的罚俸。
倒是养病之中,可来可不来的阿灵阿每日必到,诚恳至极。都快被骂蒙了的嵩祝可算找到了一个正面典型,怎能不大书特书,好好表扬一番?
康熙见了之后果然颇多感慨,亲笔提了崇先裕后四字,命内务府制成匾额赏给阿灵阿。
届时,让敦郡王胤俄亲自去悬。
胤禛为自家姨父高兴的同时,还觉得让老十去多少有些不够隆重,不如他来。
因此还得了康熙好大个白眼:“你小子,是觉得胤俄去不够隆重,还是想借此机会再往一等公府蹭顿燕皮馄饨呀?”
胤禛脸上一赧,满满这都被皇阿玛看透了的窘迫。
父子两个相视一笑间,竟有些让胤祉插不进去话的无力。可惜皇阿玛满心满眼,都是江南各地百姓盛赞,对促成了这一切的胤禛颇为重视。
远离京城一年,非但没有降低四弟在今中的影响力,反而让他有些更胜从前的意思。
光是这个认知,就让胤祉心如火烧,焦躁不已。
京城中那些因为区区求雨而被连番训斥,好好的端午节都不能好好过。还要禁止杀生、饮宴,更得苦哈去求雨的大臣们更是生无可恋。
只有一等公府张灯结彩,满堂上下皆欢悦。
十阿哥一身崭新朝袍,高高兴兴地站在梯子上扶着那块烫金大匾,笑眼盈盈地问:“怎么样怎么样?这回正不正?可看好喽,若是可以,我可就要下锤子了。”
阿灵阿、淑宁、虎宵跟一群女眷、孩子们都在一旁细细瞧着,确定端端正正,不偏不倚之后才齐刷刷点头说可以。
如此,胤俄才高高兴兴拎起小锤子,砰砰几下将钉子钉进去,把那皇帝亲笔、内务府加班加点赶制的匾额挂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