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名士或心怀大志,儒雅端方,或能言善辩,只三言两语便将天下局势尽改变。
他们,在一个个字中便得生动起来。
姜烟甚至看到了武安君白起。
也看到了扫六合的嬴政。
姜烟在这一刻不愿去想《史记》中是否掺杂了个人感情。
只知道,若非这些文字,如何能看到那些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人,跃然纸上的生动?
春去秋来。
秋收冬藏。
姜烟只能从那个小小的窗户里分辨出一年四季。
随着司马迁的老去,最后那张桌子后面也没了他的影子,只留下一桌堆起的竹简。
姜烟活动酸胀的腿,慢慢走到桌前。
随手拿起了一卷竹简。
这是司马迁写给友人的信。
姜烟逐字念着:“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
“……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虽万被戮,岂有悔哉!”1
姜烟拿着竹简,看着灰尘一日日在上面覆盖。
书成了。
可司马迁也再无消息。
他好像生来就是为了成就这一本书。
写完那苍茫三千年中璀璨到哪怕再过千年也不褪色的人,便耗尽了他这一生。
小小的窗口外,是漫天的星辰。
西汉的天空,纯净得让姜烟以为自己真的可以做到“诗仙”所作的诗中那般“手可摘星辰。”
只是这样的念头一闪而过,姜烟怀抱着那卷竹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