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大猷与戚继光的出身相似,两人家境都不好。
可戚继光好歹也算得上是武将世家,俞大猷在父亲去世后,只能放弃读书,继承百户职位。
嘉靖十四年,俞大猷中武举人,由百户升为千户。
见家乡倭寇作乱,有心做点什么,上书按察使,却被按察使拿住打了一顿,剥夺了千户武职。
后来几经辗转,由毛伯温引荐,才真正开始属于他的仕途。
那时的俞大猷都已经三十九岁了。
三人站在码头。
比身边两人,姜烟还多了几分感慨。
上一次她站在码头,是目送着郑和第七次下西洋。
尽管宣德时期,宝船已不比永乐时期的威武辉煌,却也是带着大明国威出航。
在海上,郑和的船队所向披靡。
无论是倭寇还是海盗,从未曾在郑和的手中占到便宜。
甚至在马六甲耀武扬威一时的大海盗都被郑和活捉。
可如今,这才过去多久?
从前威武的船队不在,海上倭寇作乱,甚至深入内陆。
而郑和留下的航海图也成为了历史谜团。
有人说是成化时期的大臣刘大夏为了阻止朱见深派人继续航海事业而藏匿烧毁了所有郑和下西洋的资料,包括航海图。
也有人说,航海图毁于清朝。
只是看着眼前这片大海上再也没有大明的船队纵横。
相反,大明的船只搁浅在岸边码头,只见海上倭寇在大明海岸线兴风作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