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他与病患之间的承诺。
只是董奉也没想到。
杏树一棵又一棵,竟然长成了一片杏林。
“杏林啊!”董奉走在杏林中,阳光从树叶之中洒落,被切割得斑驳。
姜烟跟着董奉走出去,路上还遇到提着一小袋粮食和几枚鸡蛋过来换杏子的村民。
那些村民见到董奉,皆是热情的打着招呼。
他们一点也不觉得种杏树辛苦。
这树苗只要种在土里,他们家的亲人也可以活下来。
若是杏树好好的活了,这些病患家属也会认为,这说明是之前生病的亲人以后身体会越来越好。
穿过杏林,董奉面前是浩荡山水,秀丽迷人。
几百年后,诗仙李白会路过庐山,写出“飞流直下三千尺”。再几百年,会有另外一位诗人,在这里写出“横看成岭侧成峰”和“不识庐山真面目”的诗句。12
而这庐山,董奉尽管没能将自己的行医手稿流传于世。
却给了中国人一片两千年的杏林。
医者,当仁心仁术。
又应当有所尺度。
医者,当心怀天下。
又应当目有患者。
杏林春暖,医者仁心。
姜烟站在杏林外,这一刻出现在庐山的远不止董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