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代了姜烟后,王羲之转身坐到一旁的石桌前,上面摆放着笔墨纸砚,王羲之低头练字,随后一声不吭。

姜烟没想到他会是这个反应,双手背在身后打量着院子。

难怪几百年后会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诗。1

外面战火滔天,百姓流离失所。

“两脚羊”“人吃人”的事情不绝于耳,可在这个小院子里,却看出了安宁和富足。

东晋时期,魏晋名门琅琊王氏的影响力不低。

甚至谢安所在的陈郡谢氏都要避其锋芒。

只是转了半天,姜烟也没有看见幼年王羲之有除了练字之外的其他动作。

姜烟干脆坐在幼年王羲之的身边,托腮看着他握着笔,每一个字都写得极为用心。

沾墨都仿佛有他的思量,一点墨写几个字,几个字要写得如何工整。

就在姜烟打了第三个哈欠的时候,王羲之练完了。

“你每日都这么练字?”姜烟又见他一本正经的在旁边轻轻洗笔,墨汁在水中化作丝丝缕缕,再溶解化作一片。

王羲之点头:“练字练得不光是字,还有腕力,更有心。”

王羲之伸出一根短短的小指头,指着自己的心口:“一个人的心思如何,可以从他的字迹中看出来。狂躁,那每一笔自然也跟着杂乱。心思不定,那字自然漂浮。心事重重,那每一个字也会跟着沉重起来。”

他幼年练的,是腕力。

洗干净笔后,小王羲之还把桌子收拾干净,每一个动作都做得一丝不苟。

将笔墨砚台都放进漆器中,小心的放在一旁,坐上椅子望着姜烟。

“姜姑娘写过字吗?我在你那个时代,看到写字的人好似不多,大家都喜欢敲个叫‘键盘’的东西,而很少用笔。”王羲之在现代最不解的就是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