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身边是他的子侄,王献之尤为引人注意。

年纪尚轻的王献之与王羲之少年时期很是相似,但更为洒脱飘逸, 放达不羁。

在上游的书童会将盛放着酒杯的木盘顺水而下,溪水蜿蜒,若是酒杯在谁的面前停下, 就由作诗一首。若是无法作诗, 便罚酒三杯!

席间其乐融融, 不少佳句涌现。

姜烟一直站在最外面,看着犹如山水画一般的曲水流觞,露出一点轻笑。

后世的文人墨客向往魏晋名士,或许也是因为他们得才华文采。

他们仿佛都是画中仙,举手投足, 哪怕朗声大笑都带着文雅。

好像开辟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一个属于读书人的世界。

兰亭雅集中的每个人都沉醉其中, 感受着天地与文气涌动,在酒香和溪水潺潺的声音中惬意享受。

姜烟看着其中一杯酒顺水而下到了王献之的面前就停下了。

一旁的书童将酒杯和木盘拾起。

端着酒杯,年轻的王献之眼睛转了转,最后还是想不出来,只得笑着痛快喝下三杯酒。

“子敬这是在天地间醉了吗?”小溪对面的人轻笑,只是打趣之意,并没有要嘲讽王献之的想法。

众人哈哈大笑,只王献之红着脸,也不知是笑的,还是羞的,亦或是醉酒染红的。

“罚酒的也不止我一人,大家都醉了!”王献之端起酒杯,朝着那人敬酒,笑着痛快仰头喝完:“美景当前,就算无酒我也醉了!”

众人的笑声更是惊起了一片山林中的鸟。

雅集快结束的时候,众人都推举此次促成兰亭雅集,也是如今德高望重的王羲之为这次的雅集做序。

“王公书法名传天下,才气更是无人不知,此次雅集做序,非王公莫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