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水村是我们这边的一个农业试点。具体的我也说不出来,刚才联系了奎哥,奎哥的意思是会找位农业专家过来与先生一起聊一聊,他们是专业的,说得会比我们明白。”

明燕动作很快,姜烟都被她说的消息听愣了。

“你什么时候联系的奎哥?”

“就是刚才啊!我打字速度超快,当初上学的时候用按键机练出来的,我能盲打。”明燕骄傲的抬起下巴,笑容得意。

姜烟问清后,转身对宋应星说:“农业技术一直都是我们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我们还有农业大学呢!待会儿会有专业人士给先生介绍如今的农业技术和科技,他们比我和明燕更懂。”

宋应星点头,双眼比起方才要清澈了许多,好奇不已的问:“农业大学?专门学种地?你们的年轻人会学种地?”

那时,读书人都想去庙堂。

纵然是他,也曾六次科考。只可惜,都不中。

中举后都想要洗干净腿上的泥点子。

如今,还有读书人愿意踩回田地里?

这里竟然比大明还要好上数倍。

宋应星到现在都觉得不可思议。

作者有话说:

高亮:宋应星是明朝人!

虽然他是在清朝这一期出来的,但他是明朝人。

按照年份划分,是明末清初人士。

明朝那期没有宋应星,是本身整个明朝的基调就很压抑,加上宋应星的经历,就会更让人觉得窒息,我有点写不顺,所以就把他放在了清朝这一期,与王贞仪一起。

一个是深耕农田(也有物理和机械),一个是仰望星空(也有数学),会比较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