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最不后悔的便是在应天府结识了范仲淹。
晏殊坐上马车, 黄昏下马蹄声哒哒, 马车里传来晏殊的声音:“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1
姜烟上前一步,走到范仲淹身边,轻声念着晏殊的那首《浣溪沙》:“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终将再见。”范仲淹双手背在身后,还是那副老农的打扮,朴实无华得让人根本看不出来,这人平日里是在应天书院给那些学子们讲课的老师。
甚至想不出来,也是这样的范仲淹,还会盯着学子的学风。
简直就是一个翻版的教导主任。
姜烟跟着范仲淹回应天书院。
她是跟着晏殊来的,如今晏殊离开,下一次就是要跟着范仲淹一起离开这里。
他们走在黄昏下,橘色的夕阳泼洒在整个应天府,前面的书院大门旁的树叶好像也被染红了。
“先生,我来时曾问过同叔先生一句话。”姜烟脚步轻快的往前跳了几下,双手背在身后,转身倒着走,面对范仲淹说:“我问同叔先生,为什么你们与我从前见过的其他朝代的官员都不同。”
范仲淹捋须浅笑:“那你现在明白了吗?”
姜烟想了想,比出一个“一点点”的手势:“好像有点头绪了。”
“那便继续看。”范仲淹也没有直接回答姜烟,只说:“没有什么比你眼睛看到的,耳朵听到的,用心感受到的还要真实。”
这话很常见,可在这片夕阳下,还是让姜烟认真的点头。
公元1028年,范仲淹在晏殊的举荐下回到开封,做了一名秘阁校理,负责皇家图书的整理。
晏殊原本只是想给范仲淹一个踏板,让他在为母守孝的孝期满后,仕途可以更平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