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烟顿在半路上,嘿嘿笑道:“我就是想问问,您是考不上,还是不想考上?”

“姑娘觉得呢?”辛弃疾反问,笑容爽朗快意。

姜烟手指点点下巴,思索到:“应该是……不想考上。”

辛弃疾的文学素养还是有目共睹的,人也不是低情商,不至于两次都落榜。

不过,对于金国这边进士录取的情况,姜烟也的确不怎么了解。

只是当时辛弃疾少时师从一名叫刘瞻的名士,与他一同学习的还有一个叫党怀英的人。

这人之后也成为了金国颇有名气的文学家。辛弃疾作为同窗,作词脍炙人口,考试应当不会次次落榜才是。

加上辛家既然一直都想回到南宋,亦或是南宋打来,收复故土,那故意考不中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

毕竟,做了金国的官,辛弃疾可就不那么好跑了。

辛弃疾对此只是浅浅一笑,没有作答。

在金国时,辛弃疾也并非一个孤僻的人。

辛赞父子都为金国官员,官场交际不可避免。

加上辛弃疾后来能聚集两千多人归宋,他的交际能力可想而知。

于是,姜烟就看到了可以说是鸡飞狗跳,但又谍战人生的一家。

白天,辛赞父子出门那都是金国“忠心耿耿”的官员。

回家吃完饭就要例行三问,等着宋人大军打回来,打死丫的金人!

若是遇上休息,辛赞就牵着年幼的小孙子出门,指着南方的方向带着他看大好河山,始终不忘他们是宋人。

偶尔还会遇上被人发现的时候,祖孙俩再绞尽脑汁的糊弄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