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姑娘倒也不必觉得我只是个会死读书的书生。”
姜烟眨眨眼,更意外了。
没办法,港版宋慈实在是深入人心。
其实姜烟抽卡第一次看到宋慈的时候,都还有些意外。
欧阳震华的那张脸怎么也对不上眼前这个清瘦的宋慈。
而宋慈不仅出身官宦家庭,甚至还师从名门。
少时师从朱熹弟子吴稚门下,与当时颇为有名的学者都有来往。
之后再入太学,受太学博士真德秀的赏识,再拜真德秀为师。
“那按照正常来看,您师从大儒门下,应该是科考,然后按部就班的晋升才是。”姜烟没有在建平停留太久。
看着二十岁的宋慈入太学学习,跟在真德秀身边,不说才华多么出众,却也绝非碌碌平庸之才。
如果没有问题的话,宋慈的发展路线应该和之前见过的那些士大夫差不多才是。
毕竟,就他这从小到大受教育的情况看,就是标准的士大夫培养路线。
结果宋慈二十岁入太学,三十一岁中进士。
原以为就要踏入仕途,宋慈的父亲却去世了。
为父亲守孝后,再入仕途的宋慈已经四十岁。
姜烟看着那些日子都是在看书、交友、交友、看书,中间偶尔穿插着科考、回乡等等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