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页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国子监皆是贵族子弟,崇文馆更不必提,俱是权臣宗室之后。令平民庶寒以集贤书院为跳板进入这两处,很明显,是想打破天下向学多出贵门的现状。

朝廷不只想让平民寒庶得以有求学之路,还想让他们成为勋贵之外的又一股强大势力,为己所用。

“另外,集贤书院公示院规,设月考,季考,半年考,年考。只需连续三次考核都名列前十,就可免除半年束脩。在半年考、年考中表现突出者另有奖赏。”

众人脸色又黑上一分。集贤书院的束脩本就不高,再有各类奖赏以及免减措施,平民寒庶求学所需花费也就更低的。而此法非但能减轻学子的负担,还能激励学子努力向上。

“还有……还有……”

管事支支吾吾。众人又气又急:“关键时刻,你结巴什么,说!”

管事缩了缩脖子,硬着头皮开口:“圣人下达三条旨意。其一,扩建地方州学府学县学,增加各类教谕之职,改革州府县学制度,一切规章比拟集贤书院,同样面向所有大唐子民招生,不但设有同样的奖赏减免制度,还另设助学借款。

“若有成绩未能排进前十,却也不差,自己又肯踏实努力的,根据当地官员审查,如其家境着实困难,可以申请助学借款。”

“助学借款?”

什么玩意。众人面面相觑。

管事解释道:“就是由学子向官府与朝廷借贷所需束脩银子用以求学,朝廷记录在案,他日成年后,依照金额返还朝廷,不收取任何利钱。最高可借贷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