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是制造原料,从前我们基本以楮皮、桑皮、藤皮并麻类为主。现在我让他们尝试不同的原料。譬如竹子、稻麦秸秆等,也可以混合不同原料尝试。另外还能收集故纸重新打浆回槽再造。如此便能废物利用,将成本降到最低。
“阿耶你看,这个这个还有这一排。都是。”
李承乾一一指过去:“其中竹纸的表现最佳,经实验,也是结合成本、落墨情况、细腻程度等多方面而言性价比最高、最适合用来印制书籍的。当然除此之外,诸如竹麻、竹楮等混合材料的表现也十分突出。甚至是回槽纸……”
李承乾停顿片刻,拿起桌上几张纸:“这几张都是故纸回槽重造出来的,是不是完全看不出来?”
李世民一一比对,甚是惊讶:“确实看不出来。都很不错。图书馆中所印书籍用的是那种?”
“图书馆用了好几种纸,这些新制的合适的种类都有用到。”
李世民嗯了一声,又指向旁边的三套装备:“这些呢?”
“这是用来印刷的。现今书局里的书要分为三类。手抄本,拓印本,木刻本。手抄费时费力更费人,不但要求抄写的人识字,书法还得工整。拓印本在拓印时讲究颇多十分麻烦,唯木刻本相比起来,较为便利些。
“但木质刻版容易损毁,印的次数一多就没法用了,需要重新制作刻版。如此一来又需耗费一波时间与成本。另外刻版的方式过于单一,印刷全部文字的书籍还行,可若需印刷带有图画的,就没办法了。
“所以我在刻版的基础上让人改进做了雕版,方式与刻版相同,但尝试着增加了不同材质做底,并让人雕撰画图。另外还利用多种颜料,使其能做到彩印。
“最后是活字印刷。将一个个文字单独拧出来雕刻铸造模型,需要时再拿出来排列成序进行刊印。雕版可以用来印刷量大的书籍。活字可以用来印刷量小的书籍,如此便不用额外做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