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氏对这位继女的心情很复杂,说起来她和对方也没什么大的仇怨,但是王氏也深知“亲父女之间没有隔夜仇”,三娘去梨县这桩事多半要记在她头上。梁子结下了,要她盼着对方过得多好也不可能, 但是她也没有狠心到在这年月把人赶出去。
杨父气得哆嗦,但怒到极致、反而冷静下来,冷声, “去一趟也好,让她彻底绝了心思。”
王氏忍不住看了杨父一眼, 都闹到这地步了, 杨父居然还没断了送人进宫念想。
她心底是不太愿意杨父的打算,虽说她为杨家妇、一荣俱荣,但是这个“荣”要是那位和她不太对付的继女带来的, 自己的日子恐怕不会多好过。
王氏不由劝:“三娘那脾气, 进了宫是要得罪人的。”
杨父瞥过来一眼, 神情显得有点冷淡, “这宫里和朝堂一样,最不怕的就是得罪人。那伊绍难道不是个小人?”
朝中想要他死的不知凡己,但那又如何?那是能替皇帝杀人的刀子,只要有一日陛下还护着,所有人见着他都得笑脸相迎,就算心底再怎么恨的牙痒痒,也得小心讨好着。
王氏被杨父这话问得一默。
也确实如此,只要能讨得陛下欢心,其他人的态度并无关紧要。理是这个理,但王氏只是想问“就三娘那个脾气,她会讨人欢心吗?”,但是一转念,这问题就变成了“三娘那张脸,她需要讨人欢心吗?”。
她禁不住想起了自己好几次撞见的场景,三娘指着人鼻子怒极叫骂,旁边有些个小厮丫头看得眼睛都直了。
王氏:“……”
就因为这,她也不知道整顿了几遍这继女的院子,把心思不正的一个个都揪出来发卖了,生怕闹出什么丑事来。随着这个继女的年龄渐长,事情变得越发麻烦。细数数,从人回来之后,她在这个不太对付的继女身上花的心思,可真是比亲儿子都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