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页

姜娴突然想起某一日,姜妈和赵承光的妈聊天的时候说了句:“在我家儿子闺女都一样,给儿子多少,就给闺女多少。”

姜娴也是偶然听了一耳朵,却压根没往心里去,她自己有钱,并不在意。

哪怕一分不给,姜娴其实也能体谅。

毕竟,就她眼中所见,周围的闺女儿,结婚的时候,就没几个有傍身钱的。

善良点,稍稍疼爱闺女的人家,男方家给的彩礼,一起给两人带走,钱留一大部分亦或者一点不给闺女留。

这已经是极好的又罕见的情况了。

不讲究又重男轻女的人家,啥也不给闺女儿留的大有人在。

甚至,有那男女双方都穷苦的人家,你家出个哥哥,我家出个妹妹,互换做亲,两家凑成两对新人,一起吃个饭,便算结婚了,什么钱或者物,都不会有的。

所以,这年岁,大家还是更愿意生儿子。

儿子娶妻,是添人口,添人口就能分到更多的粮食,而且男人天生力气大,做农活自然比女人轻松,工分也比女人拿得多。

但闺女儿生出来,力气小,做不了什么农活,工分也赚不多,好不容易养大了就嫁出去了,家中少一口人,也就少了属于这个人分到的粮食。

在女方家看来,嫁了女儿,已经算是赔了,怎么可能还让女儿把娘家的钱带走呢?

却没想到,今天姜娴就发现了这卷压箱底的钱。

饶是姜娴知道自己在这个家中一贯的受到疼爱,也忍不住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