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页

她好歹也跟着陈阑珊学了七八年的基本功,虽然她杂事颇多,无法潜心研究。

但在澜国的积累加之她的天赋,还是让她在戏曲这个行当里面,做的相当不错。

果真是应了陈阑珊当时的话:

这学戏曲呐,天赋要占到全部努力的七成以上。

姜娴在华都大剧院,自觉还是很受欢迎的,原因是刀马旦需要武术功底和舞蹈功底。

要能提刀跨马,还得顶盔贯甲,唱词儿也不能落下,做动作的时候,唱词儿要气贯丹田,让观众们都听得清楚才行。

这种表演和唱功兼备的旦角儿,着实不是那么好找的。

结果姜娴一来,经钱教授推荐,演了一次花木兰,自此,华都大剧院的花木兰几乎就成了姜娴专属的角色了。

短短三个月,她已经在戏曲圈有了属于自己的名气。

名气还不小。

比她当大夫在黑市卖自个儿做的药丸子、给人把脉的名气大多了,毕竟在黑市她得隐形埋名呢。

但在戏剧行业,她从不讳言自己是陈阑珊的学生,这足以引起大家伙儿的关注了,毕竟陈阑珊那段悲惨的往事,几乎让她在戏剧界变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如今,却有人毫不以她为耻,却以她为荣,如何不令人吃惊呢。

另则,就是她的选择了,这样漂亮有灵气,身段儿极佳的女孩子,乃是青衣的好苗子,却选择了几乎无人问津的刀马旦。

要知道,哪个漂亮的学戏曲的女孩子不想当青衣啊?

青衣戏路广,多是主角儿,而且饰演的都是正派的贤妻良母的形象,而且一场下来,得的报酬也最多。

最最关键的是能当青衣,那就是戏剧界无言的认可,青衣又叫正旦,认可的是外在、身段乃至表演功底和唱功,都是绝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