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讲的,是关于很多年前北漠十部和澧朝互惠互利的故事。
孩子们听的入迷,有个干瘦的男孩问,“霍伯伯,既然像你说的曾经这么好,为何长安却没有我们异族的官职?”
他这话问到点子上。
皇帝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便答应他:“你说的这个如果皇帝知道了,或许会帮你实现。”
“霍伯伯,我想长大以后考取功名,也上长安去,如果皇城里的皇帝能一视同仁,不把我们当异族人,那样会有更多的人都会同我一个梦想。”
孩子说的条理清晰,让皇帝刮目相看。他欣赏的看着孩子,对他寄予厚望,“好啊,那等你长大了可要信守你的承诺。”
孩子还不知自己在儿时受了谁的点拨。
皇帝和那些孩子闹够了,这才起身。见梁菀跟过来,他笑着更开:“你给朕安排的这个地方很好,能让朕看到不一样的世界,朕平时在皇城里待惯了,从未与这些百姓们这么近距离接触。”
梁菀:“圣上,您该不会真的要照那孩子所说?”
“有何不可?朕之前还是太在乎祖制,其实北漠这次叛乱让朕想明白了,之前总是靠澧朝的将軍们南征北战并不是长久之计,要想得人心,还是要看透人心。”
“朕之前行了那么多新政,却并未有一项可以让四周的异族融合起来的,长安也曾设立过关于异族的官职,但也仅仅一二而已,若是下年秋试加入了新的规则,或许能得到天下大同的归想。”
皇帝的思想开明同宗,让梁菀也渐渐展露笑容。
原来霍凝说的话是真的。
他说圣上和太后是他认为最仁慈、公明的掌权者。他说澧朝在皇帝和太后的引领下,是会越来越好。
明宗中兴,也不是不可以实现。
此时村外,霍凝策马而来,他着急要告诉她好消息,便莽撞了些,进了村,扔了马。
大声喊她名字。
梁菀和皇帝同时回头。
皇帝笑:“阿凝啊,这个性子不知何时会稳重些,分明都要当父亲的人,仍然这样令人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