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哥在:这不是侮辱人吗?严重警告你,本人可是威武不能屈,说说都有什么重赏?】

【猪骑朕:嘿嘿,聊我的一生,还有比本人更有发言权吗?】

【大明军神猪骑朕:不劳烦楼上,还是我来。】

【大明战神猪骑朕:你们俩都走开,我才是本尊!】

公元1449年,正统十四年,天气炙热,刚出京城的朱祁镇看着英气十足,一脸意气风发,面对突然出现在眼前的光幕,只觉得老天爷都站在他这边。

然而这一切在看到光幕下的评论时一切兴奋激动都戛然而止,他涨红着脸,大声下旨,“不许看,谁看朕砍了他!”

然而光幕一直挂在眼前,谁又能忍住不看?

明宣宗只觉心口隐隐作痛,他眼睛仅盯着评论,只想知道自己的宝贝太子未来都干了什么?

明初的皇帝对未来发生的事很感兴趣,从明宪宗开始往下的皇帝只觉得很丢脸,都丢到老祖宗面前了。

【猪骑朕:我先说,我9岁那年,爹去世,我糊里糊涂登上了皇位。我爹为我选了五位顾命大臣,这五位分别是杨士奇、杨荣、杨溥、张辅、胡濙。】

“朕快要死了?”今年三十六岁的明宣宗苦笑。

“陛下!”

“快请太医!”

乾清宫前殿,杨士奇等人惊慌失色召唤太医。

明宣宗是朱棣亲自定下的继承人,将大明带到了盛世,特别是在光幕预知太子是跟雪乡二圣可相提并论的败家子,大臣们更加关心皇帝身体安危。

【大明战神猪骑朕:我爹死后,此时很多传言说我不是母后所生而是宫女代生,藩王更是蠢蠢欲动,是我的祖奶奶,张太皇太后坚持立我为皇帝,就是有一点我很不理解,她总是看我身边的大伴王振不顺眼。】

【猪骑朕:大伴忠厚又衷心,时时为朕着想,朕怎么也想不明白,太皇太后为何与他过不去,总是将他召过去敲打一番,让朕都看不过眼,但朕不敢说,只能私下里安慰大伴,大伴每次都擦掉眼泪说,“太皇太后敲打奴婢也是杀鸡儆猴,让陛下身边的宦官用心伺候您,不得有疏忽,只要是为陛下好,奴婢心甘情愿。”】

永乐皇帝心中咯噔一声,这幼弟宠宦组合跟东汉末年太过相似,莫非皇帝宠信宦官,该不会皇帝被俘一事跟这宦官王振有关?

还有那朱祁镇的生母到底是谁?

【爱的魔力转圈圈:这里敲重点,王振这个人可是非常重要。说起来这源头还是在永乐皇帝身上,永乐末年,朝廷突然下达了一个旨意,外放干得不好的官员可以进京当京官。本来这种好事应该人人趋之若鹜才是,问题就出在这京官需要“嘎”自己一刀,没错这京官是入宫当太监管宫女。当时渴望出人头地只是学官,又因为这学官也快做不下去王振等来了这个机会,听到这个消息他看看儿女,心一狠给了自己一刀,进宫后听说永乐皇帝都很赏识他。】

朱元璋血压飙升,猛踹了一脚龙案,冷飕飕道:“太子,你亲自去北平将那不孝之子给朕绑回来!”

他杀官员也就一刀子的事,哪里会这般侮辱人,让小官进宫当太监,他也想得出?!

他曾下过旨,宫里太监不准识字,老四这一登基就给忘了?

这是故意把后代子孙架在火堆上烤,别忘了汉唐末年的宦官之乱!

永乐大帝摸着美须有些心虚问大孙:“朕下过这道旨意?”

朱瞻基摇头:“孙儿未听说过。”但永乐年间宦官要比洪武时期过得滋润他还是知道的,毕竟眼前就有三宝以宦官之身下西洋。

永乐大帝心中思索,不对,自他登基以来不是打仗就是在打仗的路上,朝中一切皆是太子在管,说不定是太子干的好事,如何能赖到他头上?

永乐大帝不乐意了,“大孙,再拿点金子来,朕要不能让人平白泼污水!”

【爱的魔力转圈圈:大佬不说我就继续说了,这王振刚入宫确实不起眼,不过作为一名不会教书的学官在一众文盲和半文盲中那叫一个一枝独秀,这里就告诉大家,还是好好读书,说不定哪天穿越到古代做太监也比其他人优秀。这王振凭借知识分子身份名声越来越大,连皇帝都听说了,将他派到太子身边侍奉太子读书。

宣宗和他爹仁宗统治的那十一年,堪比“文景之治”,直接将大明带上了最高峰。

然而一切戛然而止,两任皇帝都有一个共同点太短命,一个干了不到一年,一个干了十年,但凡宣宗多活十年,大明的历史就得改写!】

“太子只坐了一年?!”永乐皇帝不敢置信,太子身体是不太好,可不至于只比他这个老子多活一年?

他的皇位是传了个寂寞吗?直接传给太孙岂不是少一道工序还没他这个中间商赚差价。

“来人!让随身御医给太孙诊脉!”他搂住大孙兴奋亲了一口,好孙子,这可是堪比“文景之治”的缔造者,注定万古流芳,有了这么个好孙子,去地下见他爹他也不怕。

朱瞻基脸有点红,那点情情爱爱小心思也没了,他要多生儿子,给大明选个好继承人!

【爱的魔力转圈圈:皇帝一死,王振觉得自己出人头地的机会来了,此时太子非常信任他,简直把他当成第二个父亲。王振想掌权,起码有两座大山,一座是三杨,另一座是太皇太后,皇帝刚登基,太皇太后的那顿敲打直接把王振吓得魂不附体,什么小心思都不敢露出来,对外表现恭谦之极,连三杨都被瞒了过去。

王振在面对太皇太后时宛如老鼠遇见猫,他明白只要太皇太后还活着他就没有掌权的机会,但是没关系,他可以等,这历经三朝死了丈夫和儿子的老太婆还能活多久。

1442年,太皇太后去世,三杨中的杨荣也早已去世,剩下的杨士奇杨溥二人也已老迈,阻拦王振掌权的两座大山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