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斜倚着榻上木几,打量榻旁放着的七彩琉璃灯盏。
“这是南洋海国进贡的琉璃灯,等晚上点了灯烛,能透出七色佛光。”李瑾顺着他的目光看了一眼,又低下头,握着萧绯的手,继续给他上药。
“陛下,臣每次回京,都能看见你又往同椒殿里放了新东西。”萧绯说,“明明都是陛下喜欢的东西,怎么全堆在臣这呢?”
“若是放进未央宫,那些言官便要弹劾朕沉溺奇淫巧技,贪图享乐,不思进取,还是放在同椒殿好,总归朕也不常住在未央宫。”
“换成臣被参一本,说臣是荒淫无度的妖妃乱臣。”
李瑾的眉心皱了皱,刚想说些什么,抬起头,却看见萧绯在笑。
泠泠雪光透过窗纱,映在他的侧脸上,如同冰玉。
李瑾的表情又舒展开了:“朕记得你最爱看那些言官御史气急败坏的样子,你六月出征以后,他们参你的奏章朕都叫人收好留着,等上将军回来赏玩。”
“压下来这么久?陛下还是早早批复发回,免得他们成日里提心吊胆,以为触怒龙颜了。”萧绯说,“挑几句好玩的讲给我听听就行了。”
“确有一本,那人说朕后位空悬,国无皇嗣,阴阳不调才遭奸人迷惑,劝朕选妃立后。”李瑾道,“上将军要不要做朕的皇后?”
“不要,我忙,没时间。”
李瑾怔了一下,望着萧绯道:“这几年,你是太操劳忙碌了些,两年前同椒殿完工,但你一直在外征战,回来住了有半年吗?”
“我这次回来已经住了半月,等到今年十一月,就有半年了。”
“半月,”李瑾抬手抚上萧绯被雪光映亮的脸颊,“你回来半个月,养白了不少,可怎么反倒瘦了?”
“老缩在同椒殿里不动,也不饿,吃得少了,自然就瘦了,”萧绯道,“不过陛下说得是,是该时不时练练武,免得安逸久了,连弓都拉不开了。”
“等春天来了再练,今年冬天雪下得比往年早,外面天寒地冻,你再出去拉弓……这一手的冻疮就养不好了。”李瑾一直握着萧绯的手,是在亲自给他手上潜伏着要冒出来的冻疮上药。
萧绯忽然把脸凑了过去。
“怎么了?”李瑾的手指想要点一点萧绯的鼻头,却被他避开了。
萧绯道:“陛下把药油沾在我脸上了。”
李瑾失笑,用锦帕给他擦干净脸,继续给萧绯的手指上药油揉按:“朕记得小时候住在冷宫里,有一个冬天左边耳朵长了冻疮以后,连着三五年都在复发,直到你十七岁的时候,先帝派我们去岭南绘水图,那边气候温暖,冻疮忽然好了,之后再也没有长过。
“朕问了太医,太医说是拔了病根了。今年你好不容易能留在锦上京过冬,好好保暖,消去病根,以后别再长冻疮了。”
药油的气味混着暖阁内袅袅升起的龙涎香烟,有一股深沉绵厚的暖意。
萧绯轻轻叹一声:“但愿如此,前几年在北地用兵,疮把手指胀大了一拳,连铁甲手套都塞不进去,从此便得冬夏各备一套尺寸,而且也妨碍干精细活计,虽说我不会绣花,但勾勒地图时连线都画不稳就麻烦了。
“不过无论如何,等春天气暖花开的时候,总是会好的。”
李瑾听着听着,手上的动作忽然放慢了。
萧绯反过来握住他的手,一根根观察:“陛下的手倒是不错,看上去适合绣花。”
“朕小时候学过缝补衣物,但不会绣花……”
他记得萧绯说的事,那是承安四年时大虞对西戎用兵,骠骑大将军萧绯挂帅出征,从秋至冬四月间,一路捷报频传。
凯旋回朝后,朝廷大设宴席,为神勇绝人的萧大将军接风洗尘。
筵席之间觥筹交错,灯火煌煌,绕耳皆是大喜庆贺之语。
李瑾走下御阶,亲自斟满葡萄美酒,祝酒奉与他的大将军。
萧绯自是春风笑颜,令人心醉,接过酒觚一饮而尽。
就是在这一刻,本该和他举杯对饮的李瑾忽然怔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