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和失误一环扣一环,以为自己在玩游戏的孟沉霜不会对“杀夫证道”这一规则提出任何情感或道德上的质疑,致使二人最终走到了诛仙台的唏嘘一幕。
而那诛仙台上的“角色好感度过高,无法开启击杀模式”更是系统僵硬而机械的补救。
孟沉霜当时情绪激动,没有过多思考这句话的矛盾之处。
系统没有说是谢邙对他的好感度过高,还是他对谢邙的好感度过高虽然这个系统其实根本无法得知人与人之间的好感度,不过是根据人物行为进行的简单测算。
但如果是谢邙对他的好感度过高,这不应该成为一个阻碍孟沉霜对谢邙出剑的理由。
而如果是孟沉霜对谢邙的好感度过高,因之不能击杀谢邙,那么无情道杀夫证道一途从一开始就是矛盾的。
他必须刷够自己对一个角色的好感度,付出足够的感情才能让这个角色成为自己杀夫证道的对象,但如果高好感度会阻碍击杀,两个前提条件相互矛盾,杀夫证道完全成了不可能之事。
然而实际上,太上无情道经给出的证道之法实为可行,当时如果没有系统的阻拦,孟沉霜定会毫不犹豫地杀死谢邙,从而证道渡劫飞升。
但孟沉霜决不能飞升,这是他设置给系统的底层命令。
他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从神界来到人间,要做的事情还没有完成,如何能就这么被天雷劈回去?
随后便是浮萍剑主跌落诛仙台而死,孟沉霜以魔君燃犀的身份重回世间。
浮萍剑主与魔君燃犀的身体分别由当年萧绯死后的清气和怨气所化,虽然孟沉霜仍不大明白它们怎么就变成了人形,但总归是恰好给了明帝神魂一个栖身之所,让他不至于在红尘之中灰飞烟灭。
随着记忆如飞光般迅速回笼,七十二年前浮萍剑主斩杀天上都六尊的旧事逐渐明晰。
为了避免天道降劫,系统一直压制着孟沉霜关于明帝的记忆,直到时机成熟才会开启但它似乎并不知道什么才是成熟的时机,是以孟沉霜一直无忧无虑地当着避世隐居的剑阁阁主,日常生活就是修炼云游、谈情说爱。
但在乙珩三十年,顾元松为他带来了一则消息。
他传讯给孟沉霜,自己意外听到了父亲顾笙白和门中长老以及天尊裴铃的对话,谈及暗中窃取天上都灵泉为己所用,以及如何分配等事宜。
顾元松听了一会儿,意识到窃取灵泉这事从几百年前就开始了,天长日久,必将酿成大祸。
可顾笙白毕竟是他血缘亲父,在母亲死后,亲手将他带大,从来是父慈子孝。
顾笙白一直把顾元松当做下任天瑜宗宗主和天上都天尊培养,勉励他勤学苦练,通书达礼,对他从未有过半分不好,又教他洁身守道、行侠仗义等处世之方。
顾元松的不问剑便是由顾笙白赐名,望他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他从未想过这样一位被自己视作榜样和英雄的父亲竟也是这等蝇营狗苟之徒。
顾元松心乱如麻,不知如何是好,也不知该与何人谈这密辛,只向孟沉霜和别南枝发了信去。
孟沉霜接信以后,立刻赶往天瑜宗,为免惊扰,以拜会顾元鹤为名上了楚台山。
他没有去见顾元鹤,在揽山堂寻到顾元松时,昔日好友已浑身是血。
顾笙白竟持剑剖出了亲子的金丹灵根。
又道顾元松听了不该听的东西,不中用了,他必须杀了他,顾家这么多年的心血培养,还是留给他弟弟顾元鹤罢。
檐外大雨倾盆,光线昏暗,堂中鲜血红却得刺目。
顾笙白发现孟沉霜的身影,当即连他也要灭口,孟沉霜胸中涌动着寒冷的悲愤,毫不犹豫地接了顾笙白一剑,随后剑锋一转将其原地斩杀。
顾笙白的血溅了他一身。
孟沉霜想要带走顾元松,去请莫惊春医治,顾元松却只抓住了他的衣裾,说自己已是回天乏术,请孟沉霜给他一个痛快。
能死在浮萍剑下,也算是此生无憾。
而那金丹灵根,便再请孟沉霜想办法交给顾元鹤。
顾笙白剖长子金丹灵根,是因不愿白费栽培之功,预备以此重新扶持起另一个儿子。
顾元松却是担心父兄双双身死以后,顾氏一脉只余顾元鹤伶仃一人,他修为不强,心性虽然善良,却太过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