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成片已经下发给了所有人看。
这样比剧本和分镜头直观的多,所有主创部门都可以动起来了。
而乔翼桥还发现了预拍摄在华国的一个独特的用途
——过审。
毕竟恐怖片题材敏感,郑茂也不能确认到底有没有审查风险。
于是,乔翼桥就把预拍的片子传给了电影局。
相比于成片之后在过审,用预拍过审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为之后的拍摄工作提供指引。
很多问题在实拍中就能规避掉了,这样总比在成片完成之后再修修改改要简单的多。
省钱办法+1
乔翼桥都在想,自己是不是要出版一本《用最少的钱拍电影》了。
电影局几乎在第二天就给了答复,足以见得他们对这个拼盘电影的重视。
答复也只有两个字,言简意赅。
“拍吧!”!
第58章
当然了,“拍吧!”这两个字只是电影局的王局长亲自发来的一个热切的期盼。
很快,电影局的审片部门还是发来了一个多达20条建议的审查回执。
这些调整都很细微,其实大可以放在拍摄阶段再搞定,但乔翼桥思来想去,还是定下了规则,要在预拍摄阶段就把一切问题都解决掉。
无论是好莱坞,还是霓虹国与太极国这种高度电影工业化的国家,其实都没有在预拍摄环节过审这一项流程相关的规定,所以说,乔翼桥就变成了制定这个规则的人。
他想,只要电影审查制度在华国还存在一天,那么所有创作者就少不了要与这一规则斗智斗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