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萧允蹲在杨晏清的身边,往后一仰索性坐在了地上,脑袋轻轻靠在杨晏清的膝盖旁, 低声道:“我想问先生什么, 不是随时都可以吗?”

为什么一定要现在。

杨晏清翻话本的手顿了顿, 没说什么,只是又翻过去了一页。

沉默中,萧允闭着眼靠在杨晏清的膝旁。不知过了多久才终于撑着地面站起身,步履有些迟缓地走到桌案后坐下,顿了许久才逐渐提笔开始在绢纸上书写。

在膝旁少了那抹重量之后,杨晏清翻话本的动作停顿了好一会儿没再翻向下一页,最终将手中的话本倒扣在胸前往后一仰闭上了眼睛。

***

萧景赫与周国的对峙持续了月余,如果说一开始对峙的是气势,那么到后期几乎耗费的不是兵力,而是财力。

颜修筠鼓动多名大臣上朝之时上奏应以和为贵,周国作为附属国多年,此次贸然举兵想必是有所苦衷,如今更是先行退兵有了服软的趋势,大庆身为天朝上国在这种时候理应拿出气度包容弱小。更兼之这样的粮食银两损耗乃是不必要的支出,如今大庆刚刚度过灾情不久,实在不宜大动干戈消耗银两。

若是平日,一向走仁政路子的萧允并不会给这些上奏的大臣难堪最多打个圆场押后不提,但因为这提议这几日上朝被反复提及,再加上最近宫里杨晏清时不时就要添堵一下的行为,忍无可忍心情烦闷的萧允在一次早朝上终于大发雷霆。直言若是要展现大国威风,那就不用这么对峙耗着,直接打过去将周国纳入大庆版图,他作为大庆皇帝自然会对自己的子民宽宏相待。

杨晏清称病不朝已久不知道当时是什么场面,但据下朝回来的大太监赵良眉飞色舞的转述,当时不仅是文臣被吓得大气都不敢出,就连那些本来吹胡子瞪眼想要吵架的武将都被陛下的气势震得无言半晌,就连赵良趁机唱和退朝也都是乖乖顺着便走了出去,没有出半点幺蛾子。

到底是长大了啊……

杨晏清牵起嘴角,想起两年前询问自己为什么边关要耗资打仗不能像前朝一样求和的小皇帝,顿时心中百感交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