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做谋逆。”
周蓁蓁的脸色一白,一直以来她都认为自己在做的,在为之努力的是国师所言的顺应天命,是父皇所说的保护子民,从未深切想过将要踏上的究竟是什么道路——或者说,她不愿意去想。
“我曾经做的是扶持幼帝,匡扶朝政的事,手中斩杀谋逆之徒数以千计,勤政殿外流血不止。”杨晏清的脸上仍旧带着笑,温和而斯文,就像是在说着某个话本子上值得称赞的故事,“殿下,自古以来,谋逆失败永远不是个人的成败,而是一群人,几个用利益绑在一条船上的成败。若是成了,殿下便是周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其后是否真的愿意带领周国归顺大庆,也是殿下自己的决定。”
“倘若败了,就像当年我肃清乱党余孽时一样,殿下身后的那些人,也没有一个可以活。”
世事无常,就连杨晏清也从未想到,有朝一日他会坐在敌国的境内,思忖着曾经厌恶至极的谋划。
杨晏清见坐在对面的小姑娘眼神中带上了一抹不安,叹了口气道:“我不会问殿下背后都站着什么人,手中又有什么筹码,但,如若殿下是真心想让我出手辅佐殿下登上皇位,最基本的一点便是不论发生什么,想要做什么,事无巨细,告知于我。”
周蓁蓁与萧允不一样,她是周国先帝最小最受宠的女儿,幼时在先帝活着的时候过着的是掌上明珠的生活,周帝即位后虽然对她多有苛刻,但她女子的身份也令周帝并没有过多注意到这个不会去争夺皇位的妹妹。
她的眼睛里还带着一种天真的烂漫,而如今杨晏清最先要做的,就是将这种天真烂漫捏碎,让她知道接下来要走的路并不是什么美好故事中的跌宕起伏,而是杀人不用刀,言语不见血的谋逆。
周蓁蓁背后的人,效忠的不可能是这个还带着天真稚气的小姑娘,他们效忠的可能是逝去的先帝,也可能是不知道在周国扎根多久的代代国师,而周蓁蓁要做的,首先便是将这些心思各异的人真正收为己用。
否则就算将来在各方势力倾轧下登上皇位,周蓁蓁也绝没有开口决断的权利。这对于杨晏清而言,实在可以说是一场得不偿失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