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三章:神祭

那些无路可走的人,心中一狠,便落草为寇,成了啸聚山林的绿林好汉,开始拦路打劫过往的行人商贩。

杨逸这一路走来,零零总总碰到的打劫次数,已经不下十几次了,可见这一带地区,已经变得混乱不堪,毫无秩序起来。

对于这种情况,若是朝廷不赈灾,只怕很快就会有人举旗造反了。

这唐朝上下也是风雨飘零,对这灾情无心无力。

因为皇帝一心求长生不老之术,根本不管朝政,导致贪官污吏横行,腐败不堪。

这些贪官那在乎百姓的死活,心中只想着怎么捞银子,对于这灾情,只怕得听天由命了。

杨逸俩人沿着波涛汹涌大河,一路而上,大约走了七八里路,来到一处山坡前。

站在山坡往前方眺望,不远处见一山村,这山村沿河而建,因地势较高,侥幸逃过了一劫。

但村庄下的农田庄稼,却是已然全部淹没在滚滚而来浑浊河水里,让人悲痛不已。

然而随着河水的继续暴涨,只怕这山村也是岌岌可危。

走下山坡,踏着崎岖泥泞的山路,杨逸戴着斗笠,披着蓑衣,向着村庄走去。

这座山村名为牛郎村,村里有五十几户人家,人口大约几百人,房屋修建的错落有致,一家挨着一家。

村里的房屋大多是用着竹席围在外面,遮风挡雨,屋顶盖着泛黄的茅草,也有一些条件好的,房屋是用木头建成,盖着青瓦。

此时村里静悄悄一片,家家户户门前不见人,只有大雨沥沥淅淅,落在地上溅起涟漪的声响。

杨逸走在泥泞的小路上,四处张望,看着空无一人的小山村,暗自奇怪。

“奇怪,这村里的村民们都上哪去了?”

走了一会儿,杨逸看见前方有一个戴着斗笠的村民,便赶忙加快步伐,跟了上去。

来到村民身前,杨逸与他一番交谈,才知这村庄叫牛郎村,村里之所以没人,是因为村民们都去河边了。

之所以去河边,是因为这牛郎村正在举行祭祀,祈求河神褪去洪水。

古代人大多迷信,他们认为河水暴涨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村子没有举行祭祀,才导致河神发怒了,将下这场灾难。

只要举行祭祀,平息了河神的怒火,洪灾就能消退。

杨逸听闻此事后,便跟着村民一起前去,准备瞧瞧这场河神祭祀。

三人一路而行,踏着泥泞不堪的小路,过房屋,菜地,积水坑,来到一处空地上,停了下来。

目光看向空地,映入眼帘的是人山人海,大约有几百人,男的,女的,老的,少的,戴着斗笠,站在空地上,人头攒动,驻足观看。

空地的前方,搭着一处木棚,木棚里有一座祭坛,祭坛上放着肉脯一斤,黄脚公鸡一只,鲜鲤鱼一尾,茶酒饭各五盏。

新时果五品,糖饼四十九柀,香灯五分,五色纸五堆,金银各五锭。

诸色经马云辇,东起两层,上层供养着香灯各三分,下层有晕味供祭。

木棚外有几头猪牛羊三牲,想来这些牲口是这牛郎村,村民们贡献出来的。

祭坛前站着一个老者,正在焚香祷告。

木棚的下方,是一处悬崖,悬崖下就是汹涌澎湃的浑浊河水。

看着这祭坛,杨逸心中直呼好家伙,摇摇头,暗道:“这牛郎村的祭坛,到底是听谁搭建起来了的,按这祭坛的规模,哪里是祭河神啊,完全是正统祭神的标准啊。”

但当他目光转向木棚外的三牲,与祭坛上的黄脚鸡,鲜鲤鱼时,又摇摇头。

“这祭坛搭建的也太不伦不类了,完全是乱搞啊!”

正当他吐槽牛郎村搭建的祭坛时,木棚里的老者已经拿起一张告神祭文,面朝大河,跪在地上念了起来。

随着他跪下,原本喧嚣吵闹,熙熙攘攘的众人变得安静了起来。

曰:维神得道天河,威变乾坤,造化莫测,玄机显明,在天逋降,在地通灵,扶危助难,定国安邦,阴阳表里,济拔群生,显神威之妙用,布元气之纷坛,宣扬妙法,展布坛庭。

今为五月七宿值日,谨借香仪用表,精诚希神来降伏维尚飨!

念完后,那老者喊到:“跪”!

顿时在空地上的众人,不顾地上的泥泞,纷纷跪了下来。

只剩杨逸俩人,站在原地,鹤立鸡群。

跪了一会儿,老者颤颤巍巍的站起身来,空地上的众人有模学样,也起身。

随后老者吩咐人将祭坛上的祭品,以及木棚外的几头猪牛羊,赶下了山崖。

几头活着的猪牛羊不断在山崖前徘徊,不肯跳入河中,怎奈何几名村民用力一推,猪牛羊发出惨叫声,摔入汹涌澎湃的河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