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人不管心里怎么想,怎么嗤之以鼻,也都明白这是场面话,却还是跟着大赞林如海大义,之后这些话,也必然会传给该传的人耳中。
冯渊又道:“师父,钰珏要送给师父的礼物,虽然不能让百姓变得多富裕,但至少能让百姓多一样果腹的粮食,此物易种植、产量高,因其含糖量高,所以易饱腹。”
林海当即坐直身体问道:“此话当真?钰珏,你可要明白,这可绝对不能开玩笑,若你所言属实,那可真是社稷之福、百姓之福!”
冯渊赶紧道:“钰珏岂敢拿这样的事在拜师礼上开玩笑?这粮种,其实是来自藩国,通过海上贸易商船上的那些色目人传过来的。”
“只是因其经过长时间地海上运输以及海上地潮湿气温等原因造成腐烂、发芽等原因,造成口感差异,另外,此物食用过量,会出现涨腹的现象,以至于会不停地排矢气,实在不雅。”
“所以,这番薯才不被人认可,好在此物不挑土地,尤其是在沙地的产量更高,又因其含糖量高,猪牛羊等牲畜非常喜欢食用,喂食后,长肉非常快,所以才会有人少量种植。”
“钰珏无意中遇到一贫苦人家食用此物,发现此物口感甜糯绵软,老少皆宜,之后又发现此物其实早就被人发现,在《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生津止渴,至热病口渴。”
“得到此物之后,徒儿又赶紧去四处巡访,最后意外得到了经过农人优化后的良种,变得又大又甜。”
“今日特地将此物交予师父,也是因为徒儿跟在师父跟前地这些日子,看着师父为这一方百姓禅精竭虑,茶饭不香、彻夜难眠的样子,实在心疼。”
周围人这会儿的心思,那叫一个五味杂陈,现在都不知道该羡慕冯渊能得林如海的青眼,还是羡慕林如海走狗屎运,遇到这么个实心眼儿的傻徒弟了。
发现、呈报新粮种,改善百姓生活,不管是什么时候,那都是功在千秋、史书留名地美事儿,冯渊将这个功劳给了林如海,他自己虽然也会因此得些名利,却到底被分薄去了大半。
相对比的,林如海今日得了这个功绩,圣上自然会嘉奖他,而且,这件功劳下来之后,只要林如海自己不作死去谋反,那就是给林家挣下了一个护身符。
就算朝廷为了一个收拢民心的吉祥物,也会尽力地去保林如海的命,以后,想要对林如海出手的人,就先想想,自己能不能承受地住皇家怒火了。
别的人或许多是羡慕和酸涩,甄家的人这会儿却变得满嘴苦涩了,尤其是看着正位坐着,林海请来做见证的九皇子司徒笙,那真的是要咬碎满口银牙了。
果然,林如海道:“钰珏,既然如此,那还不赶紧呈上来让大家见见,也让九王爷尝尝,若当真如此,九王爷必会呈报圣上,然后尽快惠及百姓。”
冯渊赶紧让冯泰带人将煮好的地瓜还有生的地瓜分开端上来,然后从袖子中将自己整理好的种植经验以及防御病虫害地注意事项的册子交给林如海。
这就是他们商量后的结果,优化秧苗绝对不能是冯渊叫人做的,至于老农人选,那自然有司徒笙让人去安排。
另外,又让冯渊给提供了一些玉米种子,这个是悄悄地,只有林如海的折子还有司徒笙带着种子一起到京之后,才会被亮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