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开霁点头:“原章云: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我就是按照这个写的呀!”
李时居抬起手,“很好,开霁兄对原文了如指掌,已经算掌握了三成,我再问你,为什么会以此句为题,你可曾想过?”
高开霁眨巴着眼,“难道不是让我论述不能成方圆?”
李时居却摇了摇头,“非也,此文题只出不以规矩四字,作此题不能连下句一起说,只能在此四字上思维发挥,这就是出题人的陷阱,你直直踩了进去,文章偏离原意,难怪祭酒只能摇头叹气。”
她话说得直白,高开霁却也不生气,反倒恍然大悟道,“原来写文章要从出题人的角度考虑么?我又从时居兄这儿学到了!”
李时居道:“很好,你就算明白六成了。”
“才六成?”高开霁抓了抓脑袋,“往后我通读四书,每一句话都想着考官会如何出题,心中做好预判,这还不够吗?”
“不够。”李时居说,“若想精进至八成把握,必须要将自己带入阅卷人的角色。”
高开霁不解地望着她。
李时居耐着性子解释:“如果你是批阅了一整天的阅卷人,你希望看见什么样的文章呢?”
不等高开霁回答,她径直道:“你看这道不以规矩,出自《孟子》,我便也入孟子口气,孟子不是长于辩论么?那么考官希望看见的文章,也得是善于说理辩论的文章……就拿’不以规矩’而言,与其辩论后半句方圆,不如抓住“以”与“不以”正反两面,再分析规矩,落脚到孰谓规矩而不可以哉?岂不是新鲜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