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村长都点点头,章家兴怕他们想不通,好心帮他们算了一笔账——
“每年能摘野果捡菌子的季节,也就那么两、三个月,就算一个月挣两万,够多了吧?三个月,也才六万块钱。”
“进合作社,虽然说平时淡季的时候,只能拿基本工资,但加上五险一金,还有各种福利,一年至少也有七、八万块钱。”
“再说了,自己打零工,谁给你交五险一金啊?你们可别忘了,咱们费劲巴拉的当这个村干部,图的不也是退休以后,每个月都能拿到两三千块钱的退休金吗?”
谢东望深有同感地点头道:“这年头,多孝顺的儿女,都不如国家给的退休金实在啊!”
见他们都没意见,章启慧让钱丽丽把PPT下一页调出来,开始商量分工的事情。
接下来两个月他们肯定要忙起来,章启慧打算由各个村委牵头,在本村设立一个临时收购点,方便本村村民把采回来的山货,及时卖掉,这样也能避免他们跑到章家村这边来卖山货,路上耽误了时间不说,类似菌子这种娇贵的山货,还容易增加损耗。
别看就是一个小小的临时收购点,要安排的人手也不少。
需要一个验定等级的,一个过秤的,一个登记付钱的,一个管仓库的,还要几个分拣员、打包员、搬运工,帮忙把收到的山货,及时装箱,搬到大货车上,运到县城里去。
这个大伙儿都能理解,毕竟他们祖辈都是靠这些山货赚钱的,不然为啥山上的菌子出来的时候,很多人凌晨两三点就上山呢?
不就是为了能早点去,抢到更值钱的菌子,然后赶在天亮前下山,去集市上,才能卖个好价钱吗?
现在物流这么发达,有时候他们凌晨采下来的菌子,午餐的时候,就已经端上各大酒店餐馆的饭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