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页

这大概也跟性别有关,很多女人,从小就潜移默化接受了这样的思想。

姜丽云定的是四点的闹钟。

姜瘸子夫妇年纪大了睡眠少,这时候也已经起来了,至于冯易那边……姜丽云去了姜有文家,把冯易叫醒。

那木工帮她做完了铺子里要用的桌椅柜台还有板凳之后,就开始给姜利海做门窗桌椅了。

依旧是按件算,因为最近他们家事情比较多有些忙,木工又是同村的,姜丽云还跟对方商量了不包饭。

对此,木工没什么意见,虽然姜家的伙食好,但不包饭的话,会多给他一点钱。

他更想要钱。

现如今,姜家的新房子的门窗已经做了一些,但还没有全部做完,暂时也就没有办法住人。

姜利海和冯易,依旧住在姜有文这里。

冯易起来的时候,姜利海也起来了,对姜丽云道:“我今天请了假的,丽云,我去给你帮忙。”

“好。”姜丽云答应下来。

今天是第一天,搞不好会有点乱,有人帮忙会好很多。

等冯易起来,顾大发也已经过来了。

顾大发是骑了自行车的,姜利海骑姜丽云的自行车,冯易载着姜丽云还有姜瘸子夫妇,一行人摸黑前往镇上。

上辈子姜丽云去世那会儿,他们这边农村的道路上,都安装了路灯,这会儿却是连镇上都没有路灯的。

好在冯易对路熟,倒也不会骑错。

他们到镇上的时候才四点四十,但冯秋凤已经起来了。

她正在包包子,包好了就放在蒸笼里。

因为店铺刚开张,姜丽云现在卖的东西不算多,分别是小笼包、馒头、煎包、煎饺、粉丝、豆浆、茶叶蛋。

小笼包五毛钱六个,煎包、煎饺涨价了,现在卖一毛钱一个,馒头比小笼包要大上许多,也是一毛钱一个,粉丝汤和豆浆两毛钱一碗。

粉丝汤就是泡发煮好的粉丝,有客人买的话,盛起一碗,放进去榨菜末、火腿肠末、葱花就直接能吃了。

豆浆分甜的和咸的两种,甜豆浆加糖,咸豆浆加酱油、榨菜末、油条和葱花,会有满满一大碗。

姜丽云看了一圈,给自己冲了一碗咸豆浆喝。

她喜欢往豆浆里加点醋,然后这浓稠的豆浆就凝结起来,这么热腾腾一碗下肚,她甚至觉得自己已经饱了。

蒸包子是在院子里蒸的,顾大发在这里砌了一个土灶,架上一口锅,再在上面放上蒸架和蒸笼,就可以开始蒸包子了,姜丽云还专门买了个闹钟,放在旁边定时。

在他们来之前,冯秋凤就已经把包子蒸上了,这时候,顾大发又开始做煎包煎饺。

他们的店开得很早,但这时候的人起得也是真的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