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去留学吗?”姜丽云问冯易。
“我不想。”冯易毫不犹豫:“不过我想快点学完大二大三大四的课程。”
“那就学!”姜丽云道。
冯易笑起来。
接下来的时间里,姜丽云看报纸,看到了很多跟浦东大开发有关的消息。
红星乡的砖瓦厂的生意更好了,一船船的砖瓦运到上海之后,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这让红星乡的一些人自己买了船,往上海运砖瓦,以此赚钱。
整个八十年代,国内的经济其实是不太好的,一些政策也起起伏伏反反复复。
但自从进入九十年代,经济的发展,就越来越好了。
而这,从工人的工资上也能看出来。
在八十年代,虽然也会涨工资,但大家涨得都挺少,进入九十年代之后,工资就越涨越多了。
姜丽云记得在她上辈子,1990年的时候,九曲镇很多人一个月的工资才一百块,但到了1999年,一些人的工资已经破千了,大部分人的工资都在五百以上。
等进入21世纪,她听说某人工资只有五六百的话,会觉得非常低。
那还是九曲镇这么个小地方,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更不用说。
姜丽云注意到,来来往往的人的脸上,都是充满着希望的,他们也挺舍得花钱,切尔斯汉堡店的生意就非常好。
也就是这个时候,姜丽云注意到,市面上出售的房子变多了。
七八十年代,城市居民的人均住房面积,其实非常非常小。
姜丽云第一次来上海的时候,就看到一些人住在搭建的小窝棚里。
此外,在原本的平房上面加盖房子这样的事情,也屡见不鲜。
那时候,城里的老百姓住得非常拥挤,一家七八口人,挤在一个小小的,只有三四十平房的小房子里的事情,屡见不鲜。
姜丽云上辈子曾经看过一些节目,拍的是旧房改造。
那些需要改造的旧房子都特别小,而这会儿,绝大多数人,都住着这样的房子。
人们天然地,会向往更好的居住条件,当市面上有房子出售,也就有一些人买房搬出去。
这时候上海的房价,相比于这时候的人均工资,其实非常贵。
地段好点的房子要两三千一个平方,偏远点的房子,也要一千一个平方,买一套一百平方的房子要十万。
要知道这时候的人,工资都挺低的!
当然一般人不会一下子就买那么大的房子,而会买稍微小点的,而且更便宜的房子,也不是没有。
姜丽云去看过那些所谓的偏远的房子,其实对现在的人来说虽然是偏的,但放二三十年后……那里其实是中心地带。
姜丽云还发现,这时候已经可以贷款买房了。
不过很少有人这么干。
这时候很多人还等着单位分房,他们是不愿意自己买房的,更不要说贷款买房了。
但姜丽云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