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把摩托车停在供销社那个地方,在冷饮店买了两根棒冰,给她一支,自己一支。

俩人沿街走着,韩星晖貌似无意地给她说捕捞队的事,说这个镇以后肯定有很多机遇,自己也一定能赚到足够的钱,大富大贵不好说,肯定不会饿着。

他一定要把许子杉留在身边,盐仓镇以后发展如何现在很难说,但是他能做到让她一辈子不会冻着,不挨饿,天天有肉吃。

许子杉一边走一边想着他说的话,努力回忆前世里,盐仓镇将来肯定是东埔区最发达的海港区。

这里现在是渔码头,后来在旁边开发建设了二期、三期、四期港口码头,十万吨级货轮随便停靠,是全国著名的深水良港。

还有一年半,将要开始翻天,这里也一样。

(本章完)

------------

第116章 办企业,港口的大蛋糕必须啃

要说运输和港口,几乎从后年就放开了,运输的重要性在第一时间提上发展的规划,盐仓镇是比东浦区开放还要早、第一批城镇化的乡镇。

80年代,这里已经是闯荡者的天堂。

“那什么,你把钱放我这里,算你投资。”许子杉说,“你能找一下韩镇长谈谈吗?我想在这里办厂,算咱们镇的集体企业,但是厂长和书记的人选要我们自己定,怎么样?”

她要先圈地,办个企业,以后要建造码头,就必须征用她的地,她不卖地,只谈合作。

如果码头有她的股份,再有自己的船队,那她算是吃到盐仓镇真正的大蛋糕了。

许子杉给他说了自己的打算:“是集体企业,不是私人的,不违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