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阙即是塔楼状建筑,置于道路两旁作为城池入口的标志。
而如果把礁石看作是塔楼的话,这看上去倒真很像是所谓的门阙。
但在海上建设门阙……
那只有一个可能了。
一众专家已经明白了楚孑的意思。
一位专家说道:“根据《史记》和《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要择地做东国门,过去认为从咸阳一直向东就是连云港,连云港那边也有类似的立石之类的,但是规模气势远没有这个宏大……”
另一位地质学专家也帮忙补充:“这里再往东就是北戴河的金山嘴,也有比较大规模的建筑群,虽然那里比黑山头和止锚湾要大,也是发现了夔纹瓦当,有宫殿群,但比石碑地遗址要小得多。”
二位专家说着,就在图纸上绘制起来,一切就看上去非常明了了。
“所以就是离这里50公里以内都有宫殿群,”秦铎惊讶道,“如果离远看,确实将整个秦朝的版图都包裹其中了……”
专家们沿着这个思路,又讨论了一会,终于确定,这是一个极具想象力的答案——
渤海的两个角,即山东半岛和辽东半岛中间框出了一大片海域,而在这片海域上有这三组礁石,整体组成了一个巨大的“门庭”。
秦始皇也许就是这样,把整个渤海看做门庭,而在这门庭之后的,就是整个秦国的江山。
那三块礁石不是别的,正是国门所在。
这才是秦朝大帝国的象征!
而前方还在探查姜女石的小组很快传回了报告,他们认为三块姜女石中,位于南边的两块石头确实有一块有根,有一块没根,很可能原本是一块的。
在《水经注》中也有“碣石门”的相关记载。
既然原来叫“门”,那么整个姜女石有两块石头看上去更为合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