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乘坐的丹渔0859和浙奉662比起来,简直就像是大象和小狗的差别!
而且,两艘船之间,光是甲板的落差就有三米,楚孑他们一行人为了登上浙奉662号还不得不爬了一会梯子。
“你们也别光看哈,帮帮忙,”王叔在小渔船上喊着,“别忘了帮我把这些东西运上去啊。”
一行人这才想起来,王叔这次出海,小船上还带着一些刚从威海水下考古调查项目工地转运来的设备呢。
这些设备也像是队员们一样,正在从五湖四海赶往庄河。
因为整个辽东地区都是之前小码头那样的浅泥滩地形,大船无法停靠,所以根本没法直接把重型器械运到大船上,只能靠丹渔0859这样的小渔船一次次地把设备运来。
楚孑忽然想起,甲午战争时,日军从花园口登陆,一万多人也是用了半个月才全员登陆成功。
正是像他们这样,一艘小船、一艘小船的运输。
只不过,他们运的是侵略者。
而王叔他们运的,则是能将沉入海底的英烈送回岸上的设备。
面对三米高的甲板落差,一众水下考古的精英想了半天也没想到更好的办法,只能用绳子一点一点的把它们拉上平台。
“水下考古的确是体力活儿啊,”小鲁一边拽绳子一边笑道,“咱们这是冉阿让了。”
在平台上负责抽沙的广州打捞局潜水队员的帮助之下,花费了近一个小时的时间,他们终于把设备拉了上去。
而面对更大的空压机,就只能交给甲板上的长臂挖掘机来起吊了。(是的,在浙奉662的甲板上还有挖掘机)
所有的物资都运上船之后,还要进行登记、设立备品库、充气站、人员安置宿舍等等一些列工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