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孑是从致远舰的南方下潜的。在西南方向的末端, 楚孑见到了一根垂直的钢柱,根据之前看过的图纸推测, 这应该是舵柱, 它很有可能连接着埋藏在泥沙之中的尾舵。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 那么整个致远舰的舰首就指向了东北方向, 正是它的“兄弟舰”经远舰沉眠于海底的位置, 也是黑岛那座小小的狐仙庙所注视的位置。
楚孑游近, 用手轻轻触摸它陈旧腐朽的钢铁,只觉得内心深处升腾起了一种难言的悲怆,如同此处的海水一般,沁入肌理。
致远舰所经历的,其实比经远舰还要多得多。
虽然在黄海海战当天, 致远舰提前从沙场落幕,但它更进一步的劫难, 其实才刚刚开始。
在海战结束后, 霓虹国其实就动了想要打捞致远舰的心思。
1894年10月13日, 沉眠于海底的两百多名舰上官兵还尸骨未寒,在霓虹国东京经营十余年潜水生意的商人山科礼藏就像霓虹国海军大本营提出想要打捞黄海海战的沉船。
他一颗红心爱军国,自愿将打捞所得献给国家,目的也相当简单,“使我舰队之名誉得以保存万代”。
有这种爱国民众的支持,大本营自然应允, 不到一个月他们就同意了该爱国商人的请求,山科礼藏又经过了一个月的筹备, 运送了大量打捞必须的器械、补给品等设备至相关海域。
但天不遂人愿,山科礼藏的猝然离世打断了这个计划的进行。
就像是冥冥之中有什么东西在保护着致远舰将士的遗骸一样。
隔年,日海军高千穗舰(这也是黄海海战的参战战舰之一)炮术长(负责对炮兵进行训练的长官)筑山清智大尉也向大本营提议打捞致远舰和经远舰,目的是为了研究现代船舶的抗沉能力。
但很可惜,他的计划也被后续的战争打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