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有一些挑战性的,就是为了方便抽沙,粤省打捞局的潜水员需要在水下的船体内侧打一个洞。
但对于经验丰富的粤省打捞局潜水队长来说,这也算不得太有难度,他还是顺利完成了。
把工作交给粤省打捞局的队员之后,楚孑他们也没闲着,而是继续帮文物组挑拣着泥沙中的文物。
随着大家的相处,需要潜水的工作也做越多,楚孑渐渐开始觉得在甲板上筛筛淤泥不像是一份工作,而更像是休息了。
而且,他也开始享受从这些小型文物中还原当时经远舰情况的感觉了。
比如今天,他就从淤泥中发现了大量闪闪发光的毛瑟□□子弹。
这些子弹大多数都是已经击发过的弹壳,而作为大名鼎鼎的98k的雏形,毛瑟□□的射程并不算太远,在300码(即约270米)左右的距离才能射的比较精准,因此,一众文物组成员加上楚孑一起推测,经远舰很可能在近距离发生过和敌舰的遭遇战。
史料记载,在黄海海战的初期,经远舰曾经试图接近敌舰,以求“接舷战”的机会,但在霓虹国军舰侧炮齐射的火力压制之下未能如愿。
不过,既然有如此的战术意图,那么也可以想象经远舰曾经与敌舰的距离有多近,如此数量的毛瑟□□弹壳显然是来自于大量士兵在甲板上对敌的射击。
楚孑在《征清海战史》中找到了一段来自樱井规矩之左右(比叡号舰长)的记载,说自己曾经“左右受敌,弹丸如雨,两舷炮手殊死主力防御……来远型舰欲撞击本舰,本舰以机关炮急速射击,将其尽数击毙……”
可见,当时的海战并非是两艘舰的互相对峙,而是一边用着毛瑟□□,一边用着机关枪炮的惨烈局面,战斗的激烈与悲壮情况可见一斑。